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入江口土质沙化滩涂地乱耕乱建呼兰河等待拯救的“小扎龙” |
作者:记者 张同 文章来源:生活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8 14:41:4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呼兰河是条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河流,这片水土曾经养育了一代才女萧红,上溯千年更可觅到塞外强国金王朝的风貌。曾几何时,呼兰河也是条生态河流,有过雁飞鱼肥、沟塘遍布的湿地景观。23日,记者踏访了这条河流,看到的却是沿河沙化严重、湿地遭到破坏的场面。据悉,随着大顶子山枢纽大坝不断蓄水,江水倒灌将在呼兰河河口形成一个“小扎龙”,这幅人们向往的美景明年真的能实现么?
黄沙淹没历史遗迹 从哈市中心城区驱车40公里,就到了团山风景区。团山在满语里叫温德赫山,曾是金代军队储备粮草、操练士兵的后方基地,有三洞九峰十二壑,现存辽代六密式佛塔、金烽火台、校军场、公主墓及明代的关帝庙、清代的风雨亭等10余处古迹。然而,由于环境破坏严重,这个景区内林木稀疏、湖泊干涸,才建立三年就已是一片荒败景象。 站在山下的呼兰河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宽阔的河面上沙尘浮荡。两岸被河水冲蚀严重,一些湿地被开垦成农田和鱼塘,现在也都荒弃了,上面已经积起了厚厚的黄沙。河对岸更是形成了一片沙带,风沙随风刮过河面,形成了黄色的烟幕。“以前这里的景色可好了,根本没有这么多沙子,草没了,啥都没了。”一个放羊人这样说。 施工“先斩后奏” 呼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流经铁力、庆安、兰西、呼兰等区域。上游河水清澈、风光秀美,水中生活着细鳞鱼、小青鱼等鱼类。可是,沿河而下,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逐渐增加,河岸开荒、乱建导致的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一条清水河就这样变成了浊水河、臭水河。 走上呼兰城区的老堤坝,在距河沿儿不足百米的范围内,记者看到了多家小作坊,门前的河沿上堆满了陈年的垃圾。“前面还有工厂,废水都是直接排到河里,进入松花江的呼兰河水很脏。”一名市民这样介绍说。 在距离呼兰河南沿儿不远的一家饭店里,鱼缸里的鲤鱼、鲶鱼和鲫鱼,都不是从呼兰河中打上来的,这里的老板说,河里早就没有鱼了,就是有也没人敢吃。呼兰人不吃河里的鱼,更不敢喝河里的水。 河道里正在大兴土木,两岸大片的滩涂湿地都被掀了个底朝天,河中堆起了高大的淤泥山,流过的河水完全变成了黑泥汤。记者从施工人员口中了解到,这里正在进行呼兰河“变道”工程,要重修河坝,呼兰河河道要移动,通过呼兰河大桥的孔位要改变。站在呼兰河大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下游方向的大片河边草地也都被翻了过来。记者从哈市水务局了解到,这个工程用地国家一直没有批准,现在的施工行为完全是属于“先斩后奏”。 五光十色的“毒水河” 肇兰新河是呼兰河的支流,呼兰段又被称为二道河。这里的河水泛着黑绿色,洼地里的河水呈褐红色,河岸近处寸草不生,二道河桥的滩地大片泛白,所到之处无不腥臭刺鼻。根据哈市环境监测站的跟踪监测显示,呼兰河在呼兰区主要被监测的断面有3个,从监测结果看,3个断面污染状况都较重。污染主要是由肇兰新河污水汇入造成的,肇东和大庆所排放的污水经肇兰新河又汇入呼兰河,造成呼兰河严重污染。 前几天,松北区行政执法人员还在二道河桥西查获了一起违法采沙案,两艘采沙船将河里的沙浆抽到了堤坝上,形成了一大一小两座沙山,这两艘非法采沙船已经在此采沙超过7000立方米,对河道和滩涂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样的事情年年都有发生,这是发现了的,不没收采沙船,说不定啥时候这些人就会卷土重来。”附近居民对此并没有太多惊喜。 湿地恢复路还很长 站在东岗子村村外一处堤坝上远望,堤坝下不远处是一片片绿草,中间夹杂着数量不多、面积不大的白色水面,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塔头墩子遍布其中,大约三四公里外,一条隐隐约约的白色条带穿过这片湿地,这就是呼兰河。经一番跋涉来到河边,记者发现这里的沙子全都是细沙,风一吹浮沙飘满了天空,河岸还裸露着厚厚的黑土层,浑浊的河水就在前方5公里左右的地方汇入了松花江。 大面积的农田都已经开垦到了江边,湿地内的不少塔头墩子已经被挖了出来,看来是准备开荒种田。很多被挖去表层土的地方,呈现的都是江边沙堆一样的细沙,用手抠去薄薄的表层土,就能捧出沙子来,表层土最薄的地方只有不到1厘米。开荒已经将这片湿地原有的生态破坏,薄薄的表层土被用过后,细沙就会悄然袭来,并占领这片沃土。如果这片湿地失去,形成的将是面积很大的沙化地带,再发展下去就会变成威胁哈市中心城区的沙源。 在团山、呼兰城区、东岗子、呼兰河入松花江口等地,记者看到河水都是浑浊的黄色,里面夹杂着大量的泥沙,而两侧的河岸也多是土岸,被河水冲刷后,大量的泥土被河水卷走,经呼兰河汇入了松花江。 “即便是松花江水倒灌形成了浅水区,但泥沙很快就会将其塞满,呼兰河污染严重的水流,也会扼杀一切进入浅水的鱼类和鸟类。”东北农业大学马永胜教授说,呼兰河口的旧湿地恢复和新湿地形成,除了依赖自然之力,还需要进行治污和治沙工程,这才是确保“小扎龙”美景成为现实的关键。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