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美应对气候变暖战略受批评
作者:许钦铎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4 17:52:0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就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前不久,美国总统布什于5月31日发表讲话,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即邀请全球15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减排问题上设立长期目标。但是,布什同时坚持,具体的减排比例应由各个国家掌握。作为世界上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美国的态度转变让人欢迎,但也有人提出这只不过是一个“拖延时间”的战略。

  逃避减排责任

  美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中,美国理应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实际上,美国对这个问题一直采取“鸵鸟”式的逃避态度。其中,最为世人诟病的莫过于美国拒绝批准直至宣布退出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美国政府一直辩解说,全球气温并没有升高,即使有所上升,也没有证据证明这与人类活动有关。后来,布什政府正式承认,人类活动“也许”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系,但是并不清楚人类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导致气候变暖。

  保护既得利益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拒绝《京都议定书》的真正原因是保护既得利益集团的经济利益。如果美国按《京都议定书》要求履行减排义务,美国发达的石油和汽车工业将付出代价,布什政府顽固说“不”,明显是出于对石油、汽车等工业集团利益的保护。此外,也有人指出,美国政府多年来单边主义思潮占了上风,不愿意接受国际组织或协议的“约束”,也是它拒绝《京都议定书》的原因之一。

  布什宣示政策

  在上周最新的政策宣示中,布什总统表示,美国政府将从今年秋天开始召集一系列会议,商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与会的15国将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以及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他说,在此长期目标基础上,各国可根据本国的能源现状和未来能源需求设立自己的中期减排目标及具体的减排措施。布什强调,美国对待气候变化这个问题非常认真。

  一些国家领导人对布什政策的转变表示欢迎。英国首相布莱尔说,这说明美国已经接受全球变暖是个“真正的问题”。也有欧洲官员表示,布什这一表态“令人鼓舞”。但是,不少批评者认为,布什的长期目标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措施和目标,也没有提出实实在在的减排额度。所谓的“长期战略”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长远计划而已。有人认为,布什的目的就是想“拖延时间”,不想在2009年初离任前采取任何具体行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