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球同此凉热 |
作者:枕石 文章来源:上海金融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1 19:43:1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西方八国集团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近日在德国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八国领导人将讨论气候变化、非洲发展、投资自由化、对冲基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全球问题。期间,八国集团首脑将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五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晤对话,主要将讨论世界经济、投资与社会责任、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气候变化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其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一个重要而又敏感的话题。东道主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她希望这次八国峰会能够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出“一个强烈、共同的信号”。 目前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无国界,环球同此凉热,人们感同身受,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来共同应对。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自然因素影响以外,更多是与人类活动特别是使用化学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规模密切相关。对此,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理应承担更大的责任。有数据表明,从西方开始工业革命的1750年前后到1950年的两个世纪里,人类通过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实现工业化的半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即便在今天,占世界人口22%的发达国家仍消耗着世界上70%以上的能源,排放着50%以上的温室气体。按国际能源机构统计,从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间的世界平均排位来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占到第92位;从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增长0.6%,而中国仅仅增长0.38%。所以,目前国外甚嚣尘上的所谓中国“环境威胁论”的说法,是根本上站不住脚的。 就在6月4日,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发表了历时两年编制的《中国应对气侯变化国家方案》,这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同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有关情况阐述了基本立场。 他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国际社会应当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并为其发展留出一定的排放空间,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所带来的后果,远比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虽然不承担量化的减排指标,但是不等于我们不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 事实上,中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就像当初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的进程所经历的一样,消耗的能源较多,排放的强度也较大,这是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资本输入国和外贸顺差国,还存在国外温室气体转移排放的问题。 即使这样,我国政府还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早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就在中国政府对外发表《中国应对气侯变化国家方案》的前一天,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更是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节能减排的一些量化指标,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等等。这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真承担国际责任的现实需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