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安徽启动预案应对巢湖蓝藻 是否暴发要看天气
作者:袁泉李宁  文章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3 23:43:5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如果光照、温度达到一定条件,今年巢湖蓝藻很有可能暴发,巢湖水质经过多年治理,已经大有改善,单从数据上来看,巢湖水体的氮磷含量只是2004年蓝藻暴发时的一半。”安徽省水环境保护办公室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巢湖蓝藻的普遍关注,目前安徽省环保局已经启动紧急预案,密切地关注巢湖水质的变化状况。

  巢湖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库容量为40亿立方米,本是开放式通江湖泊,江河水可自由入湖,生态系统稳定。自1987年改造成半封闭内陆湖泊后,开始有蓝藻生长,上世纪90年代达到严重富营养程度。据安徽省水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监测巢湖水质的同志介绍,巢湖底泥的含磷量本身就偏高,在巢湖和长江连接处建了凤凰颈水闸后,水体交换明显不足,加上巢湖为浅水系湖泊,光线很容易直达水底,有利于蓝藻快速生长,各方面客观条件造成巢湖在每年夏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蓝藻。

  随着《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巢湖周边工业、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氮磷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逐年降低,以5月份同期对比,藻类平均含量去年为3500万个/L,今年为2500万个/L,保持逐年稳步下降态势。目前引起巢湖蓝藻生长的主要原因是逐年累积的底泥和周边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带入湖水中的氮磷污染,蓝藻暴发的诱因是低水位和连续日照高温。

  安徽省水环境保护办公室称,对巢湖蓝藻治理并非一蹴而就,按照“十一五”规划,对巢湖蓝藻治理的要求是有一定好转。周边渔民认为,合肥市政府正在对巢湖周边农户的拆迁转移将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避免生活垃圾倾倒入巢湖,有利于巢湖水质的进一步改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