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物技术修复后海水质
作者:吴昊亮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0 8:28: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治水专家详解生态净水之道,后海西北角试验区水质已达三类水标准

  本报讯(记者 吴昊亮)日前,后海正在采取自然生态修复方法,进行水质净化工程试验。主持此项工作的专家表示,生态修复好比中医调理,见效虽慢却治本,可起长效。目前,后海西北角试验区水质已达三类标准。

  选取污染严重水域试验

  近一段时间,周边居民和游客们经过后海西北角时,总看到有工人在里面忙忙碌碌,却并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

  其实这是北京市水务局下属的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后海生态修复课题的试验点,课题的主持人是上海水产大学生命学院的何文辉副教授。

  何文辉介绍说,该水域的生态修复工作是从去年9月开始的,并选了污染最严重、难度最大的位处后海下风位置的西北角水域。

  前期使用食藻虫吃蓝藻

  前期先使用了食藻虫技术进行还清,将劣五类水质转化为水草可以适应生长的三到四类水。

  等水质初步还清后,再种下从密云水库等地引来的北京土生土长的水草,一年四季都能有水草净化水质。

  最终目标为完全生态循环

  何文辉说,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完全的良性自然生态循环。目前,这些水草已经在后海扎下了根,并健康生长,这标志着试验区内的水质已经修复到三类水标准。

  何文辉表示,化学物理的治水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却只能收效一时,而采用生物方法治水,好比中医调理,见效虽慢却治本,可以起到长久效果。

  ■相关新闻

  昆明湖现蓝藻被指水质变差

  居民担心出现水华,颐和园管理处表示出现少许蓝藻正常

  本报讯(记者 王卡拉 吴江)“昆明湖出现蓝藻了,有的湖水已呈绿色。”市民郝先生在颐和园散步时发现昆明湖水上漂着蓝藻,他猜测是不是这里的水质发生了变化。昨日,颐和园公园管理处表示,些许蓝藻的出现正常,还没有达到形成水华的密度,水质仍然不错。

  郝先生说,他周日在昆明湖边散步时发现,南岸和西岸的湖水中漂浮着蓝藻,他猜想,昆明湖的水质是不是出了问题,一旦发生水华,将有大量水生物死亡。

  昨日昆明湖沿岸的水面,确实浮着一缕缕绿色的物质,远处望去则不太明显。水面上并没有见到有死鱼,有些地方的湖水仍然清澈。

  昨日,颐和园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公园环境监测员每天监测昆明湖水质,自从去年开始引用密云水库的水后,昆明湖水质一直不错。

  “自然水体出现些许蓝藻很正常,只要蓝藻的密度没有超标,不形成蓝藻水华。”该工作人员称,由于昆明湖水体流动性大,引用水源的水质高,加上为了净化水质,湖内种植了大片荷花,不太容易形成水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