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标本兼治保护太湖水源
作者:朱金龙  文章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7 8:30: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今年5月底、6月初,太湖蓝藻提前大规模暴发,导致无锡市部分地区自来水产生异味,治理太湖保护水源成为海内外关注的问题。日前,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就解决当前无锡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用水安全和标本兼治保护太湖水源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全民开展环保优先行动

  杨卫泽说:无锡部分地区发生供水危机事件,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太湖污染,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因此,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月10日、11日,无锡市委、市政府相继作出了《关于举全市之力开展治理太湖保护水源“6699”行动决定》和《关于全社会动员全民动手开展环保优先“八大”行动的决定》。杨卫泽说,太湖的精华在无锡,无锡人有责任、有义务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保护好母亲湖。江苏把环保放在优先的位置。近4年来,无锡投资30亿元,实施6项工程,整治蠡湖。在万元GDP污染物排放量全省最低的基础上,以2005年为基数,至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再削减20%,去年完成了年度目标。正在对高污染的“五小”企业进行清理,今明两年将关闭772家规模以下化工企业,其中今年内关闭503家。在沿湖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明年6月底前所有乡镇建好污水处理厂,所有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解决农业和居民生活对太湖的污染。

  确保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杨卫泽说,无锡市委、市政府要从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出发,建立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的长效工作机制,以水环境、水生态、水污染综合整治为重点,坚持治标和治本有机结合,确保无锡城乡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为确保夏季全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无锡听取了国内著名专家们的意见,综合采取了各项严密的措施:从海外引进专用船舶,全面开始对太湖贡湖水源地取水口进行生态清淤;在取水口周围建立隔离带,防止污水团和死亡蓝藻再次侵入取水口;加强自来水全过程的监测;调水引流,抑制蓝藻生长;大力度打捞蓝藻。杨卫泽说,现在的自来水是无锡历史上最好的自来水,也是各地自来水中监测最严密的自来水,将持续、稳定保持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无锡市民和在无锡工作生活的中外人士尽可放心。

  谈到无锡正在建设长江第二水源地,杨卫泽说,去年6月份开工建设的长江第二水源地,明年4月底完成一期工程,明年底前完成二期工程,完成后可日供自来水120万吨,相当于目前太湖水源地的供水能力。建设长江水源地,主要为了提升无锡北部地区的供水能力,并不是要放弃太湖水源地。同时,有两个水源地,也为用水安全加上了一道保险。

  太湖治理需要全流域齐心协力

  杨卫泽认为,中央和太湖流域地方政府把太湖治理放在重要位置上,实施“零点行动”,建设“引江济太”工程等重大举措,说明太湖治理力度很大,成效也是明显的,为太湖的进一步治理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客观地看,太湖是个浅水型湖泊,太湖流域人口和工业密度都很大,太湖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特点,治理任务仍很艰巨,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来推动。

  杨卫泽说,太湖治理是全流域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全流域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母亲湖。流域共同治理有了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全面提高治理标准,明年6月底前所有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脱磷、脱氮处理,这是一个共同的标准。

  杨卫泽表示,供水危机事件使无锡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将举全市之力,把太湖的无锡水域治理好。

  本报驻苏记者朱金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