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让奥运空气绿起来 |
作者:李坤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4 8:17:0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主讲人/唐孝炎 ■整理/本报实习记者 李坤 2008年8月,火热的夏天将迎来火热的奥运。高温闷热的天气会不会影响运动员们的发挥呢?请听唐孝炎院士为我们解读如何用科学方法来进行预测、监控甚至调节天气,让奥运会顺利进行。 主讲人简介 唐孝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顾问。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主任,教授,环境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学会副理事长,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大气化学及大气污染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申奥以来我们一直在说“绿色奥运”。究竟什么是“绿色奥运”?它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 奥委会是这样解释它的:全面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保证奥运会举办过程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北京和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发挥示范作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宗旨,使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那么,什么是“清洁优美的环境”呢? 我认为包括这么几个方面,空气质量要好;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竞技(如果在不干净的空气状态下,他们是不能充分发挥的);晴天看到的是蓝天、白云;美好的景观、清净的环境,能给世界上参与奥运活动的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2010年会超过80%,奥运期间,空气质量将如何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目前检测空气质量的国家标准分成三级:一级是保护自然保护区的,二级是保护我们居民的。三级是针对工业区的。它们的差别如表1所示。 北京市政府认为空气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环境问题。所以,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政府等单位,依据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还参照了其他国家的空气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考虑了空气质量对人体感官的影响,最后制定了如表2的标准。 同时,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中提出,每天要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悬浮颗粒物进行监测。这样,到2008年7月25日到9月20日,奥运会期间,北京将会有良好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同时,北京市政府将继续致力于提高全年的空气质量。北京市政府已经对十一个五年计划作了一个决议,在201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好的天数要超过80%。 空气质量方面,北京需要的是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浓度问题 以往国外奥运城市在举办奥运会期间,面对的主要空气质量问题是臭氧的超标,而北京市面临的是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均需降低的问题。 北京市是个三面环山的簸箕地形(注:簸箕就是只有一面有口,三面封闭的容器),所以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可严重影响北京的空气环境。 如果想从根本控制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就要对北京市本地的重点污染源进行优先控制,如工业源、流动源、燃煤源等,要同时采取长期见效的措施和短期见效的措施。 借鉴国外奥运城市的措施,保障空气质量 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奥运城市的大气污染控制经验。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为了运动员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免受光化学污染危害,运动会的马拉松比赛被安排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海边进行,时间也选择在臭氧浓度较低的早上6点至9点。 1996年———亚特兰大,为保证空气质量,市政当局首次启动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政府还禁止私家车进入市中心地区,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和商业活动。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虽然平时的环境空气质量已经较好,在奥运会期间仍采取了禁止乘私人轿车观看比赛、修建专门公交路线等措施。 2004年———雅典,新建和扩建四条地铁和城市铁路,限制私家车上路和进入奥运场馆周边区域,开辟专用车道等。引导人群使用公共交通;规定在赛会期间,乘客在搭乘出租车抵离场馆区时,要额外支付3欧元。
在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后,北京市空气质量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可能会降低,但还要靠周边省市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真正体现绿色奥运这个主题。 记者手记 6月24日的北京科学讲堂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科学的魅力,还有院士们为了普及科学不顾惜自己身体的感人精神。讲座当天,唐院士身体不适,但是,当记者提前到达现场时,唐孝炎院士已经早早坐在讲台上等候了。 讲座正式开始时,唐院士精心准备的幻灯演示配合着她肢体语言,台下的听众都被深深吸引。 她的声音铿锵,动作有力,一点都看不出其实她在默默忍受身体的不适。她还时不时地用手在空中模拟物体的形状,来加强大家对图表的理解和认识。我记得那天天特别热,台下听讲座的人都在不时地用手上的东西扇风,而唐院士在将近2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却只喝过两口水。 抽奖环节,幸运的人可以得到唐院士准备的礼物,这时唐院士站了起来,主持人一再请她坐下,可是她还是坚持站着。直到进行完最后的提问。在为本报写寄语时,唐院士已经疲惫得几乎不能执笔,但还是用颤抖的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讲座预告 第七讲:宇宙飞船的奥秘 主讲人:张厚英院士 时间:7月8日10:30—12:00 地点:王府井书店6楼多功能厅 内容:为什么在宇宙中人能飞起来?把地球上的植物种子带上宇宙,再回地球种植,就会发现巨大的变化,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飞船总指挥张厚英院士告诉我们其中的奥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