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延伸:节能减排为何难以“伤筋动骨” | ||||||
作者:冯印澄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5 21:56:5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节能减排工作在许多地方仍停留于“小打小闹”,远远没有达到国家和群众所期望的“伤筋动骨”的地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地方,为了局部利益甚至产生出一些对抗国家相关政令的六大“怪相”: ——纸上谈兵。对于国家有关文件和要求,停留在“传达、通知”的规划层面,汇报节能减排效果多为含糊表述。 ——抓小放大。今天关停一个小水泥厂,明天清理两个锅炉,对那些耗能和污染大户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耍弄“碍眼法”。遇到清理检查,就把前几年关停的小水泥厂、小电厂、小钢铁厂拿出来重说一遍。 ——大搞“拖延术”。对于必须关停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能拖一天是一天,早晚都要关的,晚点关;限期可长可短的,设限长一点。 ——害怕“啃骨头”。对于一些级别高、效益好、“背景”深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遇到“石头”绕路走的策略。 ——顶风上马。一些偏远地区,对中央早就要求应当取消的地方优惠政策,仍然不予取缔,继续支持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展。 (据7月3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陈芳、丛峰的《“硬指标”叩问执行力——2007年上半年节能减排行动透视》。图片为新华社发,冯印澄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