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仍然严峻
作者:谭俞雄  文章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27 0:09:2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发改委近期将强化目标责任考评制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中央十多个部委局高层领导齐聚人民大会堂探讨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

  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个双休日,包括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在内的中央十多个部委局的高层领导,悉数出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主办的2007’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论坛并发表演讲。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十分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经济增长连续四年达到两位数以上,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又达到了11.5%,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的良好态势。但喜中有忧的是,我们为此也付出了较为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06年,按现行汇率测算,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能源资源消耗却占世界的比重较高,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表观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54%。与此同时,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显然,这种以高消耗、高污染来带动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当务之急,是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好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论坛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此次论坛旨在宣传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节能减排、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共建和谐”的理念,提升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社会意识,探讨相关产业政策,总结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推动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全面开展。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到会讲话。就如何做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顾秀莲指出,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一定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其次,要优化经济结构。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来转变。在工业内部,要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强化产业政策引导,提高环保、能耗等准入门槛约束,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此外,要深化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为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深化资源税制度改革,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认为,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当前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资源综合性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综合措施,强力推进。他说,国家发改委近期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评制度;二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四是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五是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下个月要在东北召开全国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会议,这1000家企业的任务完成了,那大体上工业企业的50%的任务就完成了;六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七是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八是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九是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解振华指出,资源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下一步要认真落实“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争取今年之内能够颁布这个条例;抓紧研究提出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调整和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结合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修改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目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和木材节约带动发展的技术政策,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力度。[记者谭俞雄26日北京报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