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峡大坝游纷争透视 |
作者:张小燕 文章来源:荆楚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9 7:50: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8月底,部分在鄂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三峡坝区、宜昌专题调研三峡坝区旅游。 去年底今年初,针对三峡大坝旅游,部分学者和社会人士提出了“三峡旅游资源被垄断经营”、“三峡大坝应实行免费参观,专用公路必须向社会开放”等问题和要求。 借此次人大代表视察调研的机会,三峡总公司首次作出正式回应。 三峡大坝旅游缘何起纷争?三峡大坝能否免费游? 纷争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巍然屹立在峡江之中的三峡大坝,从开始修建之日起就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目光。随着大坝雄姿的展现,前来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与日俱增。 据介绍,三峡大坝已成为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齐名的重要景点。去年,三峡大坝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5A级工业旅游区,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18万人次,其中外宾达28万人次。今年,仅“五一”黄金周,三峡大坝的游客人数就超过了7万人。 三峡大坝旅游的火爆,也带来了一场不小的纷争。 去年10月起,“三峡旅游凭啥垄断经营”的声音开始出现,矛头直指三峡总公司、深圳华侨城集团、宜昌市人民政府三方合资组建的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三峡旅游公司)。 有媒体和网站据此跟进报道,在网上引来不少跟帖。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对三峡大坝旅游垄断经营提出质疑。紧接着,有12名经济法学者,联合署名向国务院上书,呼吁打破垄断。 据报道,12名学者在联名信中写道,三峡旅游公司“利用三峡专用公路封闭管理,强行收费,垄断经营道路运输和三峡大坝旅游。” 呼吁的焦点集中为“开放三峡专用公路”和“实行三峡大坝免费参观”。 其理由主要是,三峡专用公路封闭运行,阻断了枢纽公路交通,制约了三峡滚装运输发展;三峡专用公路封锁,导致了三峡旅游垄断局面的形成;封锁公路,于法无据;三峡工程是全国人民支援建设的,作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基地应免费向全国人民开放,而不能变成极少数人谋取利益的“摇钱树”。 回应 此次,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林初学、沙先华率相关人员向前来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专题汇报。 公司方认为,三峡旅游资源被垄断经营之说不成立。他们介绍说,由三峡总公司负责三峡坝区旅游开发,是三峡工程安全的特殊要求决定的。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三峡总公司对国家赋予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委托三峡旅游公司经营管理三峡坝区旅游资产,符合《公司法》和《物权法》中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三峡旅游公司对来坝参观的旅游团体、游客一视同仁,要求统一在六闸首售票点换乘公司提供的观光车上坝顶和坛子岭等景点。沙先华说,如果任由各种车辆自由出入,大坝安全难以保证。 在六闸首售票点,记者看到三峡大坝游的收费是每人105元。对此,公司方解释说,三峡总公司是三峡工程的项目法人和国家授权的投资经营主体,依法享有三峡工程建设所衍生的旅游资产的经营权和收益权。三峡旅游公司在坝区旅游景点开发、维护和旅游服务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对进入坝区参观和享受增值服务的游客适度收费,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且门票定价经物价部门审批。 至于专用公路,公司方明确表示,在工程全部竣工前,要继续坚持封闭管理模式。据公司方介绍,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步完工,公司已为地方公务车、旅游车、长途客运车、农副产品运输车、8路公交车等社会车辆增发了通行证。每年通过专用公路的社会车辆总量已达百万车次,占通行总量的50%左右。游客要进入坝区旅游非常方便。专用公路不予放行的对象主要是重载滚装汽车,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党委书记潘大中说:“滚装汽车通常超载严重,会对专用公路路面特别是占公路全程40%的大型桥涵造成严重损害和巨大安全隐患。” 破局 靠三峡,吃三峡。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指出,纷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纷争体现的是对三峡工程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如何协调平衡各种利益诉求,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三峡工程迟早要面对的课题。” 全国人大代表吕忠梅认为,要认真协商讨论三峡大坝旅游利益的分享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部门未雨绸缪,对三峡坝区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努力延伸利益链条,统筹考虑坝区和地方、周边地区的利益分成。” 免费游览三峡大坝的呼声引起的共鸣最广泛。记者将三峡总公司的回应通过电话传递给全国政协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总工程师徐麟祥,他依然坚持自己在年初“两会”上发表的观点:“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国民科技文化素质角度出发,三峡大坝应同博物馆、科技馆等一样,向全国人民免费开放,而不能列为收费旅游景点。游客只在坝顶和周围参观,不进入大坝里面,不会影响到大坝的安全。” 旅游通常包括游览、参观、吃、住、行、购等多重内容。余长富、陈勇、向丽等全国人大代表表示,三峡大坝更多的应该是发挥带动作用,促使整个坝区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把三峡坝区旅游的蛋糕做大,实现双赢、共赢、多赢。 据悉,由省政府牵头编制的《湖北省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正在上报评审之中。规划提出,在确保枢纽安全稳定运行条件下,在封闭管理区内进行生态恢复和合理适度的旅游资源开发,建成环境优美、国际一流的工业旅游景区,吸引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发挥大坝旅游区“游”的功能。将大坝周边3至10公里的区域界定为配套功能区,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布置到功能区内,由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防止无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由具备开发资质和实力的投资者开发。 三峡总公司表示,愿意参与功能区的建设以及库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支持坝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张小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