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昆明强力措施促节能减排 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昆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0 8:10:4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是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张祖林代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 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节能减排工作。

  现从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经委)获悉,我市通过强力措施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06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为1.41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77%,比全省的1.708吨标准煤低16.9%;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44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32%,比全省的3.397吨标准煤低28%;万元GDP电耗为1662.4千瓦时,同比下降0.85%,比全省的1660.8千瓦时高0.1%,基本接近年初预期目标。2007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万元增加值呈下降趋势,但全市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责任到户实时追踪

  今年全市节能降耗目标是:单位GDP能源消耗要降低4.8%,节能量为82万吨标准煤;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炼铁20.5万吨、炼钢16万吨、水泥105万吨、黄磷4.15万吨。围绕这个目标,市政府分别与14县(市)区、20户重点企业和市级有关部门签订了“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和2007年节能目标责任书,并印发一系列配套文件。节能减排办公室还从8月下旬开始,分批督查目标责任落实情况。

  同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链的延伸,从而降低了能耗,提高GDP的质量和速度。截止7月31日,被列入第一批关停的设备已经基本关停,淘汰水泥落后产能115万吨,设备拆毁工作有序进行。

  滇池流域清洁生产成亮点

  清洁生产核心就是“节能、减排”,市经委作为全市清洁生产主管部门,把推行清洁生产与滇池治理工作相结合,以滇池流域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为突破口,在滇池流域企业中分三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不断完善清洁生产工作措施。通过建章立制,从审核验收工作标准、工作程序和资金扶持等方面建立健全清洁生产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培训,不断完善清洁生产工作措施。仅今年截至目前,就培训清洁生产内部审核人员400多人。

  目前,全市95%的县(市)区都成立了清洁生产领导小组,制定了清洁生产推行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 92户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上效果明显,清洁生产已成为昆明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一个亮点。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方面,鼓励水泥生产企业利用磷渣、粉煤灰、铁渣、铜渣等废渣作为原料生产矿渣水泥;支持木材加工企业利用次小薪材、枝丫材、废弃行道树生产刨花板;鼓励支持企业利用余热、高炉煤气发电自给,缓解电力需求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昆明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由2002年底的7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180多户。

  污染物控制全程化

  通过经济和技术“双管齐下”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后,全市达到了节能降耗目的。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差别电价政策。举办电力需求侧管理培训班,并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差别电价政策,对26户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收取差别电费近1100万元。

  在工业污染控制方面,实施污染物控制管理,加强对污染行业、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排污控制。依法对污染物超标排放和超总量的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继续开展对现有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通过经济杠杆,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目前,全市已完成了对省市属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的工作。

  据了解,目前全市对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把关极严,不但要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项目审批程序及规定,并把好环评质量关。同时,还严格实施环保“三同时”现场检查制度,把好“三同时”竣工验收关,对达不到环保审批要求的,一律不予验收,并明确提出整改要求。

  全市还开展了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自查自纠工作,遏制高耗能行业增长。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昆明市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通过自查自纠,进一步摸清了家底,为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奠定了基础。

  八举措确保全年目标

  下半年,将紧紧围绕昆明市政府2007年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内容,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淘汰落后产能的推出工作。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继续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必须满足的土地、环保、节能等六项必要条件,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四是落实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推动节能技术进步。五是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六是强化污染防治。七是制定全市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加强政策引导,贯彻落实好国家节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八是加强节能基础工作。(昆明日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