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蒋高明:为了我们自己 加紧保护古树 |
作者:蒋高明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1 9:36: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蒋高明 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据《新闻晨报》9月5日消息,素以险峻闻名的西岳华山,山上枯死的松树越来越多。华山旅游发展总公司资源部经理张亚琴坦陈,在华山北峰、南天门、金锁关等处都有枯树存在。据该报记者了解,目前华山上幸存的古树只有50多棵,最老的有1000余年历史。
人为破坏是古树死因关键
造成华山古树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雷击、雨水侵蚀和病虫害等自然因素,但人为导致的古树死亡也不容忽视。华山游人众多,游客们把古树旁边的泥土踩成实地,无法蓄水,树势因而衰弱,加剧了树木死亡。
20年前,笔者在承德市避暑山庄做硕士论文期间,碧峰门——松林峪一带,那些咸丰—嘉庆年间栽植的古松就开始死亡。古松是避暑山庄重要一景,如果没有古松,山庄景色就要大打折扣。针对古松的不正常死亡(26.5株/年),笔者从健康状况(有无虫眼、虫眼密度)、人为破坏痕迹(包括钉子、刀痕、火烧痕迹)、过度整枝等方面,对100多棵古松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发现,古松死亡最多的地段离居民点最近,因此人为破坏是关键原因。《承德群众报》发表了笔者的调查报告,《河北日报》作了转载,还加了编者按,引起了承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政府后来还拨专款5万元成立了古树保护组,有效避免了古松的不正常死亡。
花大力气保护古树是否值得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花大气力保护古树呢?
首先,古树是历史的见证人。一般来说,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国家一级古树的树龄更可达500年以上,其独特风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比如,泰山的“五大夫松”就与秦始皇泰山封禅这段历史有关。如果泰山这几株古树没有了,这个典故很容易会被后人忘记。
北京市城区分布有2.28万株古树,郊区有1.8万株古树,这些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历史和文化遗产。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号称有六千年文明史,谁来见证呢?那些历史悠久、磅礴雍容、奇绝苍健的古树就是最好的明证之一。
人们可以在一夜之间让建筑物出现在城市街头,对古树却没办法做到。许多城市搞“大树进城”,连古树也敢移,一点文化知识也没有,白白加速古树的死亡而已。
其次,古树名木是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科研、观赏和科普价值。如避暑山庄和华山的古松、庐山的“三宝树”、泰山的“五大夫松”、曲阜的“孔林”、内蒙古准格尔旗的“油松王”、北京天坛的古柏树群落等,其风景价值绝不亚于古建筑。后者受损后还可能复原重建,而对前者显然无法再造。
再次,古树寿命长,具有极高的生物生态学价值。经历无数劫掠还能顽强生存下来的古树,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可能含有生物进化的优秀基因。古树还是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依据,精巧的树木年轮里,包含着历史时期的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变化信息,可揭示人类活动痕迹。当然,对于这些信息的获取,绝不能影响古树的正常生长,不能进行破坏性测定。
这笔人类遗产如何保护
我们应当如何保护古树?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其次才是技术上的细节。
许多大树古树死亡了,人们很轻易地归咎于自然的原因,要么是环境恶化,要么是树木寿命已尽,唯独不认真反思人的破坏作用,不去探求通过人为努力延缓树木死亡。的确,雷击、虫害、干旱、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都可以造成树木死亡;但这些原因中,除雷击外,其他因素都与人的剧烈活动有关。比如,一些风景名胜区引进木材,就没有考虑到入侵物种(如小蠹虫、美国白蛾等)也被引来了。北方严重超采地下水,也加剧了树木的干旱。要知道,树木的寿命很长,可达几千年,那些几百年都没活完的古树,显然属于“非正常死亡”。
北京门头沟灵水村是建于辽金时代的古村落,大多为古色古香的三合院、四合院。由于该村古老而多庙宇,村内多古树名木相伴。最著名的是两棵古柏,一是“榆柏合抱”,一是“桑柏合抱”,均为金代所植。然而,笔者前去调查时却发现,“榆柏合抱”的榆树开始枯死,“桑柏合抱”的柏树出现干梢。随着灵水村知名度扩大,一些电影导演选择灵水村作为拍摄外景地,虽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措施不当,如用石头将根系全部封闭起来不利于古树保护。而且,树木明显是因为地下水下降和营养缺乏而衰落,村里却没有人工复壮的费用。
保护古树的技术措施主要针对引起古树死亡的原因而采取。一是要避免人为的机械破坏,杜绝人为干扰,不能对古树搞“大树进城”;二是追肥、浇水、填厚土使其复壮;三是安装避雷针避免雷击;四是及时治理病虫害;五是恢复天然植被,增加生物多样性,使古树与周围环境重建良性关系;六是成立专门的古树保护机构,对古树健康状况进行跟踪护理;七是加紧培养“接班人”,在合适的地点种植相同的树种,对于古树的更新苗尤其要呵护有加。
古树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和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决不能让它们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建议中央拿出专门经费,制定相关法律,加大古树保护力度,从而有效延长古树寿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