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沈阳大连等市将迎来首个“无车日” |
作者:辽宁日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2 8:21: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今天我不开车” 倡导大家尽量暂别小汽车,选择步行、骑车和乘公交车出行———即将到来的“无车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有关方面的测算,开展“无车日”活动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将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同时,人们可以回归并体验清洁、静谧、高效的城市生活。 减少不必要的小汽车出行,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和城市环境,“无车日”倡导的公交优先、绿色交通理念,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如何促进交通和谐、如何保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深刻思考。
倡导大家尽量暂别小汽车,选择步行、骑车和乘公交车的绿色出行方式,9月22日,沈阳、大连等城市将迎来第一个“无车日”。 这将是特别的一天。 9月22日,我省沈阳、大连、抚顺、本溪、锦州、营口、辽阳、盘锦等市将和全国100多个城市一起迎来第一个“无车日”。 步行、骑车、乘公交……这一天,市民们将实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交通局了解到,为保证公交运力充足,目前沈阳市交通局正在调整公交运营方案,一方面加密各线路的车隔时间,另一方面对部分线路进行延时服务,同时公交企业加紧对故障车辆的抢修,确保“公交周”全市营运车辆性能完好。从9月7日起,沈阳市公交行业还开展了车容车貌及站务设施整治活动,对车辆及站务设施进行彻底清洁,对技术状况较差的车辆加紧抢修,对破损的车体广告加紧修补,对卫生较差的站务室加紧整修,力争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公交周”。 据沈阳市交通局有关人士介绍,9月22日当天,除正常执行行管执法任务的人员外,局领导及全体机关干部、行管干部都将乘坐公交车上下班,9月16日至22日“公交周”期间公交系统管理干部将全部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大连市交通部门表示,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期间,大连市在划定车辆管制区的同时,公交将完善优化既有线路的运力配置,加密车隔提高运力,做好运能储备,确保市民出行。 与此同时,各市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公交优先的活动。 9月16日至22日沈阳市将开展七大主题活动。9月16日为活动启动日。市政府广场将有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启动仪式,市领导将发表专题讲话;市政府广场、各商业区会有倡议书和宣传材料发送,倡议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并举行万人现场签名活动。9月17日为公共交通建设日。这一天,新的公交线路将开通、一批新型公交车辆(包括更新公交车辆)会上线;地铁二号线场站建设开工仪式也将举行。9月18日为公共交通风采日。将展示公共交通行业精神风貌,以吸引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9月19日为公共交通畅通示范日。以展示公共交通畅通为重点,开展多个专项活动。9月20日为绿色环保日。以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为主题活动,向市民宣传汽车噪声、尾气污染的危害,让市民认识到交通方式的选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9月21日为轨道交通日。以宣传地铁建设为重点,开展专项活动。组织市民参观地铁建设工地,同时向市民介绍地铁规划和发展前景。9月22日为无车日,活动将在沈阳市的重要街路上举行。
“绿色交通与健康”,是全国首届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的主题。在整个公共交通周活动的高潮,也就是9月22日“无车日”当天,建设部要求每一个开展活动的城市早7时至晚7时,要划定一个或数个有影响的区域(道路)作为无小汽车区。 记者了解到,沈阳市将在太原街、中街划定一个区域,作为无小汽车区。根据沈阳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太原街地区管制区域:南起南一马路,北至北二马路,西起民主路———胜利大街———中山路,东至南京街的区域(不含上述道路)。中街地区管制区域:南起沈阳路,北至北顺城路,西起西顺城街,东至东顺城街的区域(不含上述区域)。 沈阳市有关人士表示,选择太原街和中街作为无小汽车区,主要考虑这里是人流和车流最密集的地段,尤其9月22日是周末,商业区的车流更集中。 沈阳市规定,无车日期间,在无小汽车区,不得占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停车,把这些空间还给非机动车和行人。不过,在划定小汽车限制通行的路段内,公交车、自行车、消防等特种车辆进出不受限制。同时考虑到市民婚丧嫁娶等特殊情况,这些必须出行的车辆,交警部门将采取人性化方式执行。 大连市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的活动方案已基本敲定。9月22日,大连市中山路(中山广场至星海广场)、人民路将划定为车辆管制区,届时,该路段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和其他公共交通(校车、通勤班车等)开放。
“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压力。城市空气质量低劣,汽车尾气是第一凶手。此外,能源消耗,环境污染,都影响了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无车日活动,能够唤醒人们健康的出行方式。”市民张先生说。 市民李阳认为,要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除推行“无车日”之外,还应多管齐下,让市民拥有多元化的出行选择。公交优先,要让百姓享受到便利。 沈阳这几年的汽车增长速度惊人。截至去年末沈阳市共有机动车57万余辆,比前一年增加了30多万辆,其中私家车的数量达37万余辆,占全社会车辆总数的60%以上。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汽车快速的这一优势也正在逐步演变成为它的劣势。道路拥堵、停车难、环境污染,都给人们增添了烦恼。 今年8月,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首届中国城市交通国际年会上的一句话发人深思:“大城市中心区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仅仅为每小时5公里,相当于步行的速度。” 来自全国的信息,截至今年6月,全国汽车保有量达5356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239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均增速在20%左右,大大快于经济增速。小汽车出行比例逐年增加,一些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了由公共交通向个体交通转化的趋势。快速机动化还带来了交通能源消耗的急剧上升。目前,我国交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如不加以控制,将很快达到总能耗的30%,并将超过工业能耗。环保部门分析显示:汽车尾气中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其中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可达自身重量的4倍。随着汽车数量的猛增,北京去年上半年汽车污染出现上升趋势;在广州,汽车尾气被市民评为“最不可忍受的污染物”;在郑州,汽车尾气成为空气质量大幅反弹的三大要素之一……另外,汽车尾气对儿童的危害最大。根据检测,浓度最高的尾气存在于80厘米的高度,这个高度正是儿童的呼吸带。 从能耗看,统计表明,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8.4%,电车为3.4%-4%,地铁为5%。如果有1%的个体小汽车出行转乘公共交通,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将节省燃油0.8亿升。 据国家有关方面的测算,开展“无车日”活动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将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同时,人们可以回归并体验清洁、静谧、高效的城市生活。
保障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和城市环境,必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减少不必要的小车出行。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倡议书》这样写道,“城市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城市交通的政策要根据出行人的数量,而不是出行车辆数量分配城市道路等空间资源。为了保障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和城市环境,必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减少不必要的小汽车出行。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道路基础设施不是特别配套,人口密集程度大。对私家车可行性控制,优先发展公交,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公共交通是大众化的客运交通方式,是绝大多数人坐的,发展公交能够促进交通的和谐、促进环境的和谐。 沈阳市人大代表王真新认为,“无车日”不仅仅是一个日子,更是一种理念,人们要通过这一活动,树立绿色环保节能的开车理念。同时,要限制私家车的发展,就必须努力发展大公交。 王真新表示,其实,放弃惯有的出行方式,除了市民要有环境保护意识之外,如何实现公共交通的便利与快捷,如何规划并实现城市自行车道的畅通和有序,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共交通既是各个城市在无车日当天所依靠的主要出行工具,同时也是各国政府为使城市交通更加绿色所大力推行的做法。 “只有公交车得到充分发展,各种机动车有了方便的替代品,市民出行方便了,才能一定程度上限制私家车的发展。”王真新认为。 在城市中开展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能够唤起人们对节约能源的关注、对生存环境的关爱、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可以提高公众对可持续交通发展的认识,使公众意识到无节制地使用小汽车对环境和城市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同时,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改善非机动车出行环境,使公共交通、自行车以及步行出行更具有吸引力。 有人士认为,“无车日”并不是要塑造一个没有车的城市,而是要大家一同发掘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利用这个机会思考一下,如何享受一种更安全、健康、愉悦的生活。
城市公共交通更是一种大众化的客运交通方式,通过多种形式为大众不同层次的交通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公交优先,对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给予更多关注。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十分紧缺,选择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主导极为重要。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在解释城市公共交通的定位时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它是一个由多种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多种形式。城市公共交通还是一种运输能力和效率高,节省交通资源的交通方式,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空间能够提供比小汽车等交通方式更大的运输能力。一般情况下,一辆公共汽车的运力相当于小汽车的20至30倍,为完成相同的运输量,小汽车占用的道路资源约是公共汽车的3倍。城市公共交通相对于个体交通方式而言,更是一种大众化的客运交通方式,通过多种形式为大众不同层次的交通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服务。 公交优先,对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给予更多关注。 记者采访了解到,公交优先发展,政府高度重视。从2005年9月23日开始,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部先后下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等文件。同时,两次国家专题会议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我省也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等系列文件。 记者从沈阳市了解到,去年12月沈阳市被国家建设部正式命名为“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示范城市”,今年8月21日,沈阳市正式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意见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扶持政策、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对沈阳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按照沈阳市《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沈阳市公交优先发展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确立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全市市内公交线网密度达4.1公里/平方公里,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比例达到35%,公交车辆运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公交车辆万人拥有量达到17.5台,公交车辆进场率达到90%以上,中心城区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100%,新增、更新公交车辆尾气排放全面达到欧Ⅲ标准。现有三级以上马路全部开通公交车,填补城市公交空白点,形成以“三环、三横、两纵”为干线,覆盖沈阳市四大发展空间的公交线网体系。建立全市公交指挥调度系统和智能化附属服务系统,形成具有快速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经济、安全、便捷、舒适的公交体系。
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起源于欧洲,首次国际“无车日”活动1998年在法国举行。2000年,欧盟环境委员会将其发展为“欧洲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并且在每一年的9月16日至22日定期举办这项活动。目前,在欧洲有1000多个城市共同参与此活动。活动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行为的不同方面展开。政府通过限制机动车在某些地段的通行,鼓励市民采取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可持续交通方式出行,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 2000年,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全市居民公决决定,每年2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为无车日,除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消防车等特殊车辆外,其他一切车辆禁止上街,违者将被扣留车辆并处罚款。 在意大利,每个月都有“无车日”。在每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意大利首都罗马、经济大都市米兰和其他百余个城镇,都会开展“星期天无车日”活动。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罗马市政府将市区150平方公里的范围规定为“绿色区域”,10时至13时禁止一切使用普通燃料的车辆和摩托车通行,而步行者和骑车族则可以自由地穿行,能与之并行的只有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救护车、消防车和清洁能源车等。 2006年9月22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推行完全无车日。这一天,市内所有的BKV公司都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公交服务。同时,布达佩斯的主要街道安格拉斯大街9月17日至22日全面对私人小汽车实行封闭,以期传达给大众一个观点:把布达佩斯打造成只有少量汽车的宜居城市是一项符合大众利益的举措。 作为改善城市交通路况和当地空气质量的有益尝试,去年12月,在“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建设部向全国所有城市发出了“公共交通周和无车日”活动的倡议,建议把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定为“公共交通周”,目前全国有108个城市承诺参与活动。参与城市已制订出活动实施方案,其中部分城市的方案很有特色。在“无车日”当天,北京公交车票大幅度降价。上海当天除了划定小车禁行区外,还划定无小车倡导区,倡导小车不驶入该区域。天津50条大型骨干公交线路,每条线路至少安排2辆公交车让市民当天免费乘坐。兰州、桂林、郑州等城市,市属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公务车封存,只留少数特殊车辆,如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市民如果需要在“无车区”举办婚礼,原则上不用小车,而用7座以上的面包车。(徐晓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