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问天借水”缓解“亚洲水塔”三江源地区干旱 |
作者:顾玲 张进林 文章来源:青海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3 8:53:5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青海新闻网讯 我国通过开发和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来缓解有着“亚洲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的干旱问题,在减缓和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来自青海省财政厅的数字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投入资金1.27亿元,对三江源地区实施了人工增雨工程。 青海省气象局多年的观测表明,近40年来,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变化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蒸发增大的干旱化趋势:年平均气温在以每10年0.25摄氏度的速率上升,增温趋势十分明显;年降水量以每10年2.81毫米的速率减少;而年蒸发量在以每10年5.8毫米的速率增大。 以开发和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为手段来改变水资源及其利用环境,开展以生态保护和建设为目的的人工增雨工作,是减缓和遏制三江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005年,中国气象局与青海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建设三江源人工增雨体系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在10年内共同建立国家级三江源人工增雨基地。此外,中国气象局还将配合青海省建立人工增雨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 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三江源地区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据青海省气象局局长陈晓光介绍,去年,在三江源地区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26架次,累计增加降水59.93亿立方米。今年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的人工增雨作业目前正在进行中。 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是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成效显著的一个缩影。玛多县过去分布着4077个大小湖泊,有着“千湖之县”美誉。过去20多年来,玛多县半数以上湖泊干涸消失。如今,得益于人工增雨,玛多县重现“千湖”美景。(作者:顾玲 张进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