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谈官厅水库水质修复成功经验
作者:路明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5 9:02:3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北京官厅水库污水治理成果显著。他们的经验是:建立统筹城乡、统一管水的新体制;从源头治理水污染,使水资源保护走出新路;推广运用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新技术;建立政府加大投入的新机制。

  北京官厅水库分成东库和西库。东库是永定河,西库是渭河。永定河的源头是张家口,渭河是从延庆流至怀柔的。官厅水库是北京的水源,1997年以后,由于上游污水大量排放,水质恶化,被迫停止向北京供应生活饮用水。入库水量也由20世纪60年代的1.9亿立方米提高到了现在的2.2亿~2.8亿立方米。

  官厅水库东库是Ⅱ类水和Ⅲ类水,西库是Ⅳ类水和Ⅴ类水。通过148个监测点统计,水体主要污染物是氨氮和COD等。污水入库总量一共是9328万立方米,其中永定河8600万立方米,渭河入库540万立方米。据监测统计,官厅水库污染物负荷点源污染65%~70%,面源污染20%~30%,内源污染5%~10%。

  为此,官厅水库采取了以下治理措施:建立生态清洁小流域;设立稳定塘和人工湿地,处理外来污染水体;建立滨湖生态防护带;建立河道过滤净化系统;进行底泥环保清淤。

  在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方面,治理工作将山区分成3个层次的区域。

  第一个区域是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生态修复区,主要是利用自然修复和工程测试结合。在山高陡坡地带引导农民搬迁,3年搬迁了2.2万农民。移民后,封山育林,恢复了生态植被,种植了适宜的水保林、经济林。

  第二个区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主要对其进行生态治理。生态治理是对污水、垃圾、河道、厕所环境进行同步治理。村庄建设污水收集管线,建设不同类型污水处理设施,把再生水回用于生产、冲刷,还于河道,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第三个区域是生态保护区,力图保证自然面貌。对流域内的水源、河道进行生态保护性治理。坚持治河先治污,根治污水入河,把还清水质作为主要目标,解决污水直接入库问题。进行了封河育草,将治沙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将雨洪利用、涵养水源与安全防洪相结合。

  此外,在水库直流黑土洼建立了两万亩稳定塘和人工湿地,把永定河上游的污水全部集中在这里,进行生态化处理。污水在稳定塘最少停留7天,经过停留,水变成了Ⅲ类水,污水污染物的削减效果显著,C O D 春季削减79%,夏季削减62.6%。

  (作者为民建中央副主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