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可再生资源如何“再生”?
作者:陈瑜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6 8:50:5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今年科普日活动上,我们欣喜地看到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兴可再生能源已经得到初步开发利用,展览将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实例以沙盘形式展示,向公众形象地说明它们巨大的发展潜力。

  “变废为宝”的本质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但是“废弃物”能变成什么样的“宝”?人们心中一直没概念。当公文箱、乒乓球拍、信封、铅笔等从废弃包装纸中诞生的物品实实在在地出现在眼前时,人们也会在无形中感受了节能减排的教育。

  要实现“变废为宝”,首先要让人们意识到什么是“宝”。目前我国只在北京、上海、深圳几个大城市有软包装再生企业十几家,但这些企业却存在“吃不饱”的问题。不是软包装垃圾产生量少,而是人们不知道软包装能变“宝”,大部分软包装都被当垃圾处理了。事实上,仅北京一个月就要产生2000多吨软包装垃圾,而回收的软包装垃圾只有400吨,这就要求人们要有正确的节能环保意识。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整体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要从目前的8%%提高到2020年的15%%。为达此目标,《规划》预计总投资额达2万亿元。

  可再生资源市场如何“再生”?首先需要政策支持。以生物质能为例,目前我国生物质燃料分散在农村的千家万户,生物质能转化所需要的成本也比较高,价格比化石能源价格还要贵一点。在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化的初期,需要政策扶植,如建立专项基金给予补助,或者减免税收,同时在价格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植。还包括研发投入、教育投入以及人的培养。

  其次,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市场的培育包括对市场环境的改善。通过市场,能够逐步要求建筑商、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在房地产开发中安装一些利用太阳能的构件等。国家发改委也提出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比例不会超过20%%,80%%以上的资金将引导企业出资。

  最后,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和利用方法、途径的宣传,这些宣传不应局限于说教,而是要用事例说话、用事实说话。北京朝阳区团结湖街道水碓子社区是个老旧小区,通过雨洪利用工程得到了实惠,老百姓也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