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另类宠物”热销——谨防变异入侵物种 |
作者:杨婷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0 9:36:2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记者杨婷 十一长假期间宠物市场生意火爆,记者走访了北京几个大型宠物市场,发现另类宠物热销,其中多种另类宠物属于外来物种,如巴西龟、蜥蜴、墨西哥蜘蛛、变色龙等。 近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司长俞太尉及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在谈到外来物种入侵时表示,我国受外来物种影响比较严重,面临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越来越大,目前已经查清的外来入侵物种有288种。 这些“外来宠物”的主人是何群体?他们如何对待这些宠物?外来物种入侵会给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政府如何作为?记者进行了了解。 另类宠物长假热销 32岁的小李是一个爬虫宠物店老板,店面较小,各种玻璃箱子和瓶子把柜台占得满满的,里面放着各种“另类宠物”——蜥蜴、蜘蛛、蝎子、各种小蛇还有变色龙等,店门口摆着两个用细网罩住的塑料盆,里面装着大小不一的巴西龟。 十一长假小李的生意十分兴隆,来光顾的都是一些年轻人,很大一部分是学生,他们对这些另类宠物充满了好奇,小李不得已在玻璃箱上贴了一张纸条“非买勿摸”。 一位老人领着9岁的孙子路过小李的店,小孩被一只悬在枯枝上的变色龙所吸引,赖在店里不肯离去,贴着玻璃盯着变色龙很久,小李一再解释店里的变色龙很温顺且无毒,老人还是拒绝了孙子要买变色龙的要求——“咬一口可不是好玩的!”。 作为对孙子的安慰,老人挑了两只巴西龟,“才7块钱,便宜安全又好养。” 小李向记者介绍,店里最好卖的就是巴西龟,长假期间逛宠物市场的人较多,一天能卖50-80多只,“反正便宜,二十只巴西龟也才六七十块钱,有些老人过生日,儿女们买些龟回去让老人放生,一下子能买十几二十只,花费不大,彩头还好。有些学生也爱买两只,反正好养,在教室里都能养。”小李说。 记者在小李店里随机采访了一位高中生,他买走了五只巴西龟,小李给他算了便宜价,五只十五块钱。 “我以前养过很多次巴西龟,很好养,小龟吃点饲料,大点的龟就喂点肉什么的,放在普通的金鱼缸里就能养。现在买的这几只,两只在家养,其它是送同学玩。”他对记者说,“养烦了就扔了,扔公园或河道里,也有的送人了。” 记者在和他谈到外来物种入侵,巴西龟或许会造成生态失衡的问题时,小李和他都显出“小题大作”的表情来,“河道里多几只龟不至于造成生态失衡吧?又不是食人鱼。” 除了巴西龟以外,小李店里的变色龙、蜘蛛及小蛇的销路也不错。小李随手抓出一只蜘蛛对记者介绍:“智利红玫瑰蜘蛛,很漂亮吧,它性格很温顺,可以亲近,但最好不要把玩它,也有一定的伤害力。它很好养,观赏价值也高,现在一些白领很喜欢它,它是蜘蛛类卖得最好的,价格200元到400元之间。变色龙和观赏蛇卖得不错,也比较好养,都是无毒的,很温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喜欢猫狗这些宠物了,喜欢这些有性格的宠物,价格也适中。” “这些宠物大多都是外国进来的,年轻人不就图个新鲜嘛!”小李说。至于进货渠道小李不愿透露。 现在“另类宠物”饲养群体越来越大,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群体称谓——“爬友”,“爬友”一般都集中在16岁到30岁左右,呈现低龄化特征。在国内知名爬宠论坛“爬行天下”网页,有一项针对参与者年龄段的调查。数据显示:30岁以下参与者占到了总人数的80%。其中,23岁到30岁占近43%、18岁到22岁占22%、14岁到18岁占15%。 “在卖这些宠物的时候,我也对买的人说‘小心饲养,别让它们跑到外面去,吓着人或伤了人不好’,我这里也有专业宠物箱和笼子卖。但至于买的人到底怎么养,是放生还是死了,那我们不负责。”小李说。 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对国内目前市场上可见的作为宠物流通的爬行动物物种做了调查汇总,结果显示,作为爬行宠物饲养的品种,有59种龟鳖动物,48种蜥蜴,28种蛇类和2种鳄。 两栖爬行动物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尔宓曾表示,一些被当成宠物的外来物种,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比较强,一旦不慎流入本地,很可能占据优势,甚至排斥和取代本地物种,形成外来物种入侵。 我国外来物种影响比较严重 “目前已经查清的外来入侵物种是288种,大致分类为:植物类188种,微生物类19种,无脊椎动物58种,两栖爬行类3种,鱼类是10种,哺乳动物类10种,”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说。 “外来生物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严格来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外来物种在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中建立的种群,改变和危害了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外来入侵种,它造成的危害就是外来生物入侵。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危害来说,主要是几个方面。一个是造成农林产品产值和品质的下降,增加了成本。第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特别是侵占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本地物种死亡和濒危。第三,对人畜健康和贸易造成影响。”张凤桐说,“我们国家面临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由于人的往来和贸易的增多,风险必然增大,另一方面,外来物种入侵的方式也比较多,除了贸易、旅游之外,还有借自然风力,比如紫茎泽兰就是随风过来的,有些是人为引种不慎进来的。” 据了解,2006年我国进境检验检疫查出有害生物2800种。对此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司长俞太尉表示,我国在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35个直属的检验检疫局,还在近700个口岸设立了分支机构,总共有3万人在入境口岸把关。 俞太尉介绍说,外来物种有两种,一种是对环境或经济有益的,这种物种作为优良品种被引进,来发展我们国家的农业、牧业、渔业。另一种就是对环境和经济有害的。还有一种情况,引进时是有益的,后来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该物种变异成有害的。 据了解,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根除的可能性很小。“在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差不多是1.4亿—1.6亿亩,但是外来的发生面积是多大呢?一般是2000多万亩,高的时候达到2800多万亩,差不多是20%左右。林业的物种使我们损失880多亿,其中外来造成损失是560多亿,占到了60%。”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总工程师吴坚说。 加强管理防范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全球行动。从我们国家来讲,加强这方面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一堵二灭。”张凤桐说。 对于旅客携带水果、花卉、种子等动植物及其产品入境的现象很多的情况,俞太尉表示,不管用处如何,不允许携带。因科研等特殊需要引进的话,要特许审批,有非常严格的限定条件。从检验检疫角度来说,有比较完善的准入制度,主要包括几方面:一个是风险分析。认为风险太大,我国承受不了或者没有措施降低风险,该品种不允许入境。第二,如果允许入境以后,除了政府间的协定以外,还有部门间很多的规范进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议定书,来规范该品种要求。第三是审批。审批有两种,一个是物种审批。另一个是检疫审批。入境以后,相关部门还有整套的管理措施。 “如果是允许进口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发现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采取无害化处理能够达到安全的,那是可以进来,第二,如果我们没有措施或者发现问题很严重,那就采取退回或者销毁处理。还有一项措施,入境后的动植物品种要进行隔离检疫,比如动物,我们有专门的隔离场,隔离45天以后才允许拉到目的地。经过检验检疫合格以后,我们会向农业、林业部门通报这批动物运到哪儿去了。所以我们是入境前把一关,入境中把一关,入境后再把一关。” 据了解,我国由农业部牵头,经过中国、英国、美国等6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的探讨,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管理的国家发展策略行动框架报告》,该报告确立了未来10年的总体目标。 虽然如此,但是近年来还是连续大规模暴发由于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的生态灾难。这证明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形势依然严峻。 专家们在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上观点一致,即首先要建立外来入侵种防御体系,建立“物种引入许可证体系”。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建立外来入侵种早期预警体系,建立物种引入后的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建立经济制约机制,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