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迎接“后油气时代”的到来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9 15:04: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科技日报2007年10月19日讯 世界能源委员会新近发布的能源资源调查报告指出,虽然目前全球已探明的可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足够再使用四五十年,但20年后廉价能源将难以获取,人类将不得不转向可替代能源。由此看来,“油气时代”的终结似乎并不遥远。如何应对这一变化,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在今后数十年间,石油、天然气仍将是各国竞相拥有的战略资源。据石油输出国组织统计,到2050年,世界日均石油消费量将由现在的8572万桶增加到2亿桶。但是,全球约100个产油国中已有64个国家的石油生产达到峰值;世界能源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在以每年2.4%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量将超过石油。 由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消耗殆尽,一些能源问题专家坚持认为,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大势所趋。欧洲可再生能源委员会和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的能源需求将通过可再生能源来满足。 新能源技术将成为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在20世纪,谁控制了足够的油气资源,谁就能在地缘政治中占据主动并保证本国经济的独立发展,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谁占领了新能源技术的制高点,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 实际上,围绕新能源的竞争早已开始。仅仅把眼光盯在油气资源及其运输通道上的做法无疑是短视的,走科技创新之路、积极开发新能源才是明智的选择。在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方面,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了“两手策略”:除谋求油气的稳定供应外,还加紧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氢能等新能源。与发达国家相比,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科研实力还相对薄弱,唯有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交流,发挥联合攻关优势,才有望从容而自信地步入“后油气时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