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渭南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
作者:雷军红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 10:46:1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讯 陕西省渭南市近日召开了首次全市金融合作座谈会。渭南市长曹莉莉指出,受所处发展阶段决定,渭南市近年来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靠金融贷款支撑的投资增长和工业增长,这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因此,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杠杆引导环保已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课题。 曹莉莉要求全市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做好贷款资金与项目的有效对接,年利用开发银行贷款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旅游产业、环保重大项目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4方面,寻求政银合作。 曹莉莉说,要重点支持焦化、水泥等节能减排项目,全力支持卤阳湖综合开发、渭化15万吨醋酸等重大产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上取得新突破。按照“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进”的思路,努力把能源、化工等工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实施“一村一品”示范工程,把果、菜、畜等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增强渭南人居环境的吸引力,在城镇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5年内解决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构建和谐渭南上取得新突破。 渭南市坚持把利用金融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各级财政加大了对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同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乃至外资投向环保事业和环保产业,一批重点污染源得到治理。 渭南市先后投资6.3亿元,完成326个污染限期治理项目,全市工业废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54.8万吨,比2000年提高18万吨。废气处理能力达到每小时2600万标立方米,比2000年提高1500万标立方米,全市实现年去除烟尘215万吨。目前,全市工业废水处理能力达到每天54.8万吨,废气处理能力达到每小时2600万标立方米,年削减烟尘215万吨。今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16个,总投资5.3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节能4万吨标准煤。 为加强环境保护与维护金融安全,渭南市环保局与中国人民银行渭南支行联合开展企业信息共享,落实“绿色信贷”制度,将企业环境信息正式纳入银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全国集中、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金融部门审批贷款提供必备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渭南支行则在充分发挥自身业务功能的同时,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企业环境守法情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今后将遭受银行信贷限制。为协助有关金融机构做好调整信贷投向、化解信贷风险工作,从2007年10月开始,渭南市环保局将向中国人民银行渭南支行提供环境违法企业信息,之后还将定期更新企业环境信用信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