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节能减排带动跨越发展
作者:翁史烈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6 0:40:5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翁史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教授)
    
    国务院近日召开常务会议,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温家宝总理亲自担任国务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组长。会议明确,要通过不懈努力,力争实现节能减排进度与“十一五”规划保持同步,为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现在看来,关键还是要真正做到节能降耗,切实完成万元GDP能耗指标。此外,随着未来几年京都议定书进入第二承诺期和第三承诺期,中国将有可能承担相应的减排指标,对此宜及早做好应对准备。
    
    在2005年底上海院士中心组织的“《京都议定书》与二氧化碳减排”院士沙龙上,我们曾提出要以积极和建设性的心态来认识和应对减排挑战,更多地从中看到给我们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动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的节能技术及其产业经过努力很可能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具体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我个人有如下看法和建议:
    
    其一,要花大力气推动高效能量转化技术的发展。能源包括三块:能源采集(包括煤矿、油气田等)、能源转化以及能源的终端利用。在节能降耗时特别要重视能源转化的洁净高效。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能量形式是热能、电能、机械能。在一次能源转化为热、电、机械能,从而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时,往往伴随着一次能源的严重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这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涉及科学技术,而且涉及管理体制。我认为国家在这方面尤其要加大力度,采取各种可能的办法大力推进能量转化技术的发展,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
    
    其二,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对中国和上海来说,特别对风能、太阳能,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尽管目前这一块在能源比重中所占份额还不高,但由于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所以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发展方向。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又是一个吸引人的领域。可再生能源用于制氢其排放物就是水,对环境非常友好。对氢的利用从现在起就应给予重视。
    
    其三,要开发与能源相关的环保技术,如脱硫、脱硝技术、二氧化碳的处理技术(包括对二氧化碳的固化、埋藏和化工利用等),为此要筛选和凝练一批攻关项目,组织多学科的攻关队伍。开发这些技术的过程也是培养人才、培育新兴学科的过程。
    
    其四,节能减排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包括和谐发展理念的灌输、相应课程的设置、专业人员的培训等,为此要进行深层次高等教育改革,使我们从现在起培养的人才不仅掌握技术的发展趋势,有经济头脑,而且要有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理念。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批新型工程技术人员,我国才能坚定地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