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制度设计与政策保障是节能减排成败决定性要素 |
作者:宿曙光 文章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1 19:40:4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在当今的中国,节能减排算得上是个热门话题,而且这一话题在不断升温。从上到下,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地方的绿色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自身健康。
在淮河流域的沙颖河边有个叫西韩楼的小村庄,千人大村有百名老少因河水重度污染而频发癌症、救治不及。同时,因上游治理方案久拖不决且企业治污消极而成就了坚持民间治污的霍岱珊“淮河卫士”大名。 大到城市建筑、广场路灯、花园景观,小到一笔一纸一灯一杯,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和身边的每个方面都有节能环保减排的时间与空间。每年9月22日由民间环保人士发起的“无车日”活动和自然旅行中的背包族“驴行”生活也是节能减排的典范。 节能减排能重科兴教更能治国安邦,关键是利益驱动和减排成本之间巨大的落差,是投入与产出的空间负差。谁来填补这个巨大的空间?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事业,在现阶段和初启阶段,各级政府必须做出坚定的权威承诺、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以引导公众对此项事业的认识和投入,引导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宏观治理调控和节能减排管理方面务求初战必胜、取得实效。 在节能减排的制度化设计与相关政策方面,我们要多方学习和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多年来在节能减排环保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合作,加大投入,多策并举,同心治污。特别是在专项奖励或减税政策方面大有作为也大有可为,国家和地方可在中央本级财政预算或在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列支奖励,在国家税收和地方税收中对企业的税收减免方面予以充分考虑。在节能科技、减排监管、环保理念和环境立法方面加强宣传与执法,让污水处理厂和节能环保减排设施充分运行起来,正如城市为公交车辆的运行而设计的优惠政策与保障制度,在培养“大公交意识”的同时更应大力培养节能减排“大环保意识”。 地球是全人类的地球,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及二次能源,减少对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过度依赖和过度开发是每一位地球人的共同使命,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不可能仅靠哪一个人、哪一级政府、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国际组织就能完成得了,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要靠高效率大跨度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欧盟国家中的法国和德国等率先做出环保承诺,高度重视国际生态环保一体化进程,在碳排放量、碳交易额等方面愿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全面落实与协调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环境保护和延迟气候变暖趋势。对此,我们应在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减排方面的国际合作与务实外交,并将节能环保减排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向国际各方面广泛宣传,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环境保护和减排节能合作公约,坚定地把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作为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交往中的基本国策全力推行并昭示世人———中国是一个在全球环境框架中勇于承担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