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联合国环境署:四大环境问题威胁人类健康 |
作者:田 野 文章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3 9:49:1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张世秋表示,对中国来讲,不仅要关注气候变化,还要重视区域空气污染。“节能减排”无疑是一重大举措。老百姓不仅要做到日常节能、节电,更应多选用节能产品,因为其消费行为会影响厂家的生产,从而决定能源消耗的多少。此外,少开机动车,多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水。报告中数据显示,灌溉用水已经占了可用水量的70%,淡水量仍在减少;由于受到微生物病原体以及富营养化的影响,全球水质都在下降,被污染的水依然是人类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大原因;此外,抗生素等药品也会对水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在中国,水问题尤其严峻,水量短缺、分布不均、污染严重是最突出特点。张世秋说,中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量只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4,主要分布在南方,西北地区很少。同时,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因此,中国目前在水污染和水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多挑战,应该更多关注节水、饮用水安全、降低和消除水域污染等问题。 化学物污染。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在商业上使用的化合物多达5万种,且每年增加数百种,预计全球化学品生产在今后20年里还要增加85%;因环境原因而导致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1/4。报告首次强调,在过去的10年里,电子废弃物及危险废弃物的非法买卖已经成为新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又是全世界主要的玩具、塑料制品生产国,导致各类化学用品使用量非常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药化学品的使用不容乐观。持久性有机污染难以消解,应予以特别关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多选用环保可降解物品。 食物。报告显示,全球2/3人口的食品安全取决于化肥,尤其是氮肥的使用;人口增长、过度消费以及从消费谷物变为消费肉类,都使将来对食品的需求会比目前的数字增加2.5―3.5倍;基因失去了多样性,会威胁到食品的安全,所有的家畜中有90%的种类来自14种动物,而30种农作物则在农业中占绝对优势;海洋不断酸化以及温度越来越高,同样会影响到全球食品的安全。 食物安全包括可供量和质量两方面。中国的耕地资源紧张,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严格控制耕地资源总量,保障粮食供给。同时,急需在农村每家每户普及农药化学品的使用知识,推广有机农业实践。▲ 《生命时报》 (2007-11-13 第02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