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保"十一五"规划:重点更突出 约束性更强 |
作者:武卫政 孙秀艳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29 10:00:1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采访人:本报记者 武卫政 孙秀艳
解读者:中国环境规划院院长、研究员 邹首民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研究员 王金南
总体目标指标意味着什么 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如何确定的,有什么特点? “是根据环保‘十五’规划完成情况、2005年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确定的,其突出特点是规划指标大幅精简,约束性更强。”王金南说。 王金南介绍,按照环境保护突出重点、少而精和可监测统计、能定量考核的原则,环保“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由“十五”规划的27项减少到5项。其中,总量控制指标2项,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必须削减10%;环境质量指标3项,即降低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的比例,提高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提高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好于II级标准天数超过292天的比例,这是量化的环境质量改善目标。5项指标充分体现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要求,强调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的要求。 为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指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到重点行业和单位,确保完成。国家将建立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评估机制,统一考核对象和方法,每半年公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对指标完成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 为何列出八个重点领域 围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这一总体目标,规划囊括了水、气、固体废物、生态安全、农村污染防治、海洋、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等八个重点领域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的工作重点是确保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削减10%、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和推进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重点是确保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0%,综合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推进资源化和无害化;整治农村环境,防治土壤污染;控制近岸海域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严格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强化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执法监督水平。 “这说明规划提出的任务紧紧围绕污染防治这一核心,重点突出,也兼顾了全面推进的要求。”王金南说,“这些任务旨在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表明国家关注民生、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心,体现了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基本战略。” 完成各领域任务花多少钱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要改变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被动状态,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要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的约束性指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都需要以加大投入为基础。 邹首民介绍,据测算,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全国环境保护投资约需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其中,水污染治理是投资的重中之重,约需资金6400亿元;大气污染治理约需资金6000亿元;固体废物治理约需资金2100亿元;核安全与放射性废物治理约需资金150亿元;农村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约需资金300亿元;环保能力建设约需资金350亿元。 在上述8大领域,规划确定了10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10项工程共约需投资5830亿元,约占‘十一五’投资总需求的38%。实施这些工程,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目标的项目保证。”邹首民说,“其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项目等属于政府事权,主要由政府负责筹措资金、组织建设;工业污染治理属于企业投资事权,按照‘污染者负责’原则,由企业负责。”
十大环保重点工程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程 铬渣污染治理工程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城市垃圾处理工程 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 燃煤电厂及钢铁行业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 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 核与辐射安全工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