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绝非危言耸听:小炉灶烧掉大森林
作者:唐先武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7/5 21:40:0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 唐先武

  “小炉灶烧掉了大森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有数据和事实为证。

  搞林业的人都知道,山区农民每人每年做饭取暖用柴量至少要在500公斤以上。而黑龙江能源办一位同志的介绍更让人痛心:他们有一户林农,常年家不熄火,每年烧掉木柴竟达8000公斤之多。如此之烧,不知要烧掉多少森林!

  “必须节柴节能,保护森林资源!”云南金平贫困山区生态经济研究开发中心潘世教带领科技人员研制的大蓄生态节能气化灶,是一种独特的多功能省柴节煤气化灶,这一专利技术能使柴、草、秸秆、煤及许多杂物充当燃料并充分燃烧,大大提高炉灶的热效率,综合利用热能,节约燃料,节约资源,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烟气排放很少,大幅度减轻了室内污染,让农民告别了几千年来的烟熏火燎生活。

  大蓄节能生态气化灶在云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和推广。而在广西的推广过程中,记者进行了采访调研。

  今年2月23日,广西有关部门专门召开了“引进推广大蓄节能气化灶”专题会议。与会者听取了大蓄灶的情况介绍,并现场观看了燃烧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大蓄灶省柴节草,整个燃烧过程无烟、无异味、无焦油溢出,使用安全、卫生、方便。该项科技成果值得引进推广。广西区扶贫办与区林业局两家决定,在金秀、马山、都安三县先行示范使用,以进一步推广。6月,1000台大蓄灶在三县农村安家落户。

  在推广过程中,记者来到了广西。广西区扶贫办主任胡德才对记者说:“广西现在还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广西扶贫攻坚,重在生态扶贫,而节约资源是生态扶贫的重要内容。广西的贫困区主要在两大区域:一是大石山区,二是水源林区。要保护两大区域的生态资源,必须解决好农民做饭取暖的所需燃料问题。因此,广西在大力发展沼气的同时,作为互补,必须通过炉灶技术改造,大幅度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砍伐破坏。”

  据介绍,近几年来,广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建设沼气200多万座,居全国第一。在沼气建设中,扶贫部门支持贫困区的沼气建设,共建设沼气52万座;林业部门做好非贫困区的沼气建设,建设了150多万座。

  广西区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肖超深有体会地说,作为能源互补,广西在发展沼气的同时,要考虑推进节能灶。传统的节能灶和大蓄灶相比,热效率差得很多。大蓄节能灶热效率能达到50%以上,提高到近3倍,不但节约、保护了农村林草资源,其无烟无味还为农村带来了卫生文明。特别是在农村没有沼气的地区、热效率不高的地区、高寒山区,推广前景更为广阔。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