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7:中国环保“突围”“节能减排”成主题词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5 8:43:4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11月27日,表示:“全球安全正受到气候变暖的严重威胁,让我们携起手来,采取联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法中应该为节能减排、控制气候变化在全世界开辟道路。法国愿与中国分享其先进节能技术,希望包括法国电力集团、阿尔斯通在内的法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国外企业也纷纷瞄准中国环保市场带来的商机。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中国正在通过节能减排发展环保事业,也为国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随着中外合作的深入,“多赢”局面将会显现。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应约就气候变化等问题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电话。 温家宝说,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尽所能,积极应对。发达国家应在率先大幅减排的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发展中国家应根据自身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国家方案”应对全球变暖 金秋十月,“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中国环保掀开了崭新一页。
工作人员展示一款太阳能漂浮景观灯
“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说明中国对保护环境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亨·普格里奥说。 《日本经济新闻》也在十七大期间报道称:“中国建设生态文明,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报告展现了中国为防止全球变暖积极配合制定《京都议定书》框架协议的姿态。”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11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家气候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这“充分体现了我们迎接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保护全球气候履行国际义务的诚意。” 《》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作为履行《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于今年6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第一部国家方案。 “《》是中国向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即中国愿意也有兴趣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扮演积极角色。”阿希姆·施泰纳对中国在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变暖等问题上的积极表现表示赞赏。 “中国认为,富有国家不应保守清洁能源技术的秘密,而应与其他国家分享。”这一观点得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特使韩升洙的赞同,“从联合国到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都持这一观点。它将对全球环保努力产生积极影响。中国在此事上的表态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