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各个利益集团在“后京都时代”的博弈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9 8:21:2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随着“后京都时代”制度安排的启动,各个利益集团及其可能的谈判主张也浮出水面。截至目前,各个利益集团的主张可总结为: 欧盟 ——主张继续严格限制工业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减排的制度框架,采取灵活机动的减排方法,结合先进的环保科技,在联合国框架下进行合作。 美国 ——主张废除所有硬性减排指标,在自由市场模式下,运用新环保科技减少污染,力争经济发展与环保两不误,并坚称发展中大国应该作出更大的努力。 发展缓慢的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小,没有减排的压力,主张推进全面减排工作。 快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 ——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逐年增加,发展所带来的排放需求强大,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最重,继续强调自愿承担的方式,要求切实考虑各国资源利用的权利和分配的公平性。 欧佩克所代表的能源输出国 ——担心减排会引起全球能源市场的紧缩,给国家经济带来创伤。 小资料: 新气候制度框架的四大悬念 广州日报报道:编者按:“后京都”时代的气候制度框架何去何从,能否对全球变暖作出有效努力,将取决于以下四个悬念的解决: 新闻分析:遏制全球变暖迎来“后京都”时代 广州日报报道:各方需要就“后京都”谈判中所涉领域以及确定最后协议时间达成共识,制定具体的遏制全球变暖的“巴厘岛路线图”,作为解决“后京都”时代问题的第一步。 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盘点各方立场 新华网消息: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司长苏伟8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对本次大会各方的立场进行了盘点,并批评了部分西方媒体曲解《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的行为。 IPCC主席肯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新华网消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7日说,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非常清醒,而且采取了一切可能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未能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 中国青年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8日在北京发布《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认为发达国家未能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呼吁发达国家在2050年至少实现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80%。国际观察:聚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新华网消息: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2月3日在风景如画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气候问题关系到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次大会能否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创造机遇,是世人最为关注的焦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