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东用河道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河涌污染 效果明显
作者:戚耀琪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7/7 10:50: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白云区利用河道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河涌污染效果明显

    每天超过5000吨的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泄入涌,却在经过三个池塘后,由浓浓黑水变碧波鱼跃。这应用的正是生物修复技术,实现了广州人所梦想的河涌美景。白云区古廖涌治理的试验启迪着广州治涌思维的变革。

    今天上午,记者深入白云区庆丰村一探究竟。主持该试验的是研究员刘军,他应用的美国普罗生物技术成功使用在上海苏州河治理中,他说,生物修复在国外已成功应用于河道和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它和传统的大规模挖泥清淤的“根除”法不同,修复技术使令人掩鼻的污染源黑泥变为了治污的介质,维护了水与泥形成的生态原貌。

    以其之泥 还治河身

    作为试点的古廖涌长2300米,受纳石井工业区工业废水和红星、庆丰等村生活污水影响,近十年来一直处于黑臭状态,并淤积形成1.3米厚的黑臭底泥。当初不少村民对他们说,不用治了,这个涌多少年都这样,治不了!

    但去年7月30日开始,科研人员应用氧化塘预处理、取底泥、扩增底泥微生物、全河段泼洒底泥土著微生物、水体生物修复、人工增氧和河道生态恢复等方式,进行底泥生物氧化,水体渐渐由黑臭变灰白。8月5日,下游潮汐河涌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并逐渐转为绿色,河涌出现了小鱼!至8月10日,河涌水体已基本稳定,色泽和潮汐水体一致,呈现好看的碧绿色,透明度最高可达60厘米,此后水体透明度进一步增加,最终使日灌5000吨的黑水变为绿水,大大减少了黑臭水体向珠江的排放。

    巧用自然 还原自然

    记者在宁静的荔枝林边看到,自然鱼塘改造而成的氧化塘相互串联为1、2、3号塘,生物氧化塘对上游黑臭水体具有令人惊讶的处理效率,1号塘的进水口处是漆黑发臭的,到了3号塘水已经如湖面碧波,其透明度达到了50厘米以上,完全和越秀公园的湖水相当。

    刘军说,我国大部分黑臭河涌不可能彻底截污;而传统的挖地三尺“清淤法”只能清掉表面污泥,下层底泥仍将释放污染物,黑臭复来。而利用河道生物修复技术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效果是明显的。长2.3公里宽44米的试验段,全套系统的花费一百来万元,其中生物修复的花费比例非常低,主要还是土建与种植的花费。

    据悉,第二期治理的“古廖涌小流域”是国内不可多得的闭合型生态系统,受市水利局委托,研究工程人员将对古廖涌下游河水进行深度处理,再流回庆丰村,使其形成包括微生物、鱼类、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生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