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为"地球之肾"疗伤 天津市湿地抢救工程启动
作者:张立平  文章来源:天津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7/7 11:06:1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面对我国部分地区随意侵占湿地、破坏湿地环境,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危险局面,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天津市月6日迅速启动湿地抢救工程,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示范点,制订湿地保护规划以及加强湿地立法等多项措施,使天津市24万余公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积极推进生态天津的建设步伐。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由于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之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建国后50年间本市湿地面积锐减三分之二。通过近十年的治理,天津市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逐渐恢复。到目前为止,湿地总面积达到245960公顷,共建立国家、市、区各种级别的保护区4处,占到湿地面积的62.5%。湿地抢救工程本着普遍保护的原则,把一切应该保护的湿地尽快保护起来,逐渐在大黄堡、黄港、青龙湾、鸭淀等条件成熟的湿地建立保护区或示范点。对不具备建立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因地制宜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和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总之力争使24万余公顷湿地全部处于保护之中。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制止各种破坏湿地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凡列入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对向自然湿地排污和违法占用、开垦填埋自然湿地等行为,林业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执法检查,同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据悉,天津市首部湿地保护规划也将着手编制。(记者张立平)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