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华环保世纪行十五周年座谈会暨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作者:罗晖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6 8:50:3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海口1月5日电 从1993年打响淮河治污“第一枪”开始,15年里,有8万多人次参加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共播发稿件20多万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今天在出席中华环保世纪行十五周年座谈会暨总结表彰大会时指出,中华环保世纪行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工作的一项创举,成为人大法律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促进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的成功范例。15年来的工作值得总结,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推广。这一活动今后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中华环保世纪行是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环保总局等13个部委组织开展的大型环保宣传采访活动,中央主要媒体均为活动成员单位。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叶如棠在今天举行的座谈会上说,15年来,中华环保世纪行拉开了全国矿业秩序整顿的序幕,促成了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帮助山东无棣沾化80万群众解决了吃水难问题……近五年来,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己任,针对森林、耕地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重大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明察暗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环资委牵头组织开展的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各地也形成了声势,各具特色,成效显著。

  叶如棠援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的话说:“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的采访过程,就是与违法行为进行较量和斗争的过程,记者团采访的目的,就是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据悉,近日,全国人大环资委与13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入持久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而坚持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切实增强监督合力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长盛不衰的关键。《意见》要求,各级宣传部门要把环保世纪行年度主题活动纳入宣传报道计划;各级财政部门要在解决和保障环保世纪行活动经费方面持续给予必要的支持;各级国土、水利、农业、环保、林业、海洋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采访报道工作。

  会议还对31个省(区、市)环保世纪行组委会给予了表彰奖励。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