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数字解读:环保与民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9 14:42:0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晴雨表中见民意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7)》(以下简称“民生指数2007”)近日正式发布。此指数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被誉为中国公众环境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本报告是自2005年首次亮相以来的第三次正式发布。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是从公众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描绘目前公众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对环保工作的评价、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模式和态度以及公众对环境和环保行为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体现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直接感受,综合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公众对环境问题和环保行为的态度。
  本次“民生指数2007”首次进行了全国省会城市范围内的抽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省会城市地区常住城镇居民及其农村居民共计9011名。
  受访对象为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成年居民。抽样方式包括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式;访问方式包括入户调查、街头拦截调查和电话调查;数据处理是在所有调查问卷回收后,经过专业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的。
  拯救我们的环境,遏制各种污染的蔓延,是公众的共同呼声,也是“民生工程”的重要部分。
  让我们通过调查中得出的数字,来解读2007年的环保民生指数。
  关注度上升满意度下降
  第二
  在公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中,环境污染问题仅次于物价问题,排名第二
  2007年,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2006年有所不同,但环境问题继续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调查显示,在9个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环境污染问题排名第二,仅次于物价问题,与社会治安问题一起成为公众关注的三大热点。其关注比例达到了46.1%,与2006年相比,提高了3.8个百分点。
  虽然2007年由于通货膨胀水平较高使得民众非常关注物价问题,但环境问题依然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且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今后将继续会成为公众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66.9%和22%
  66.9%的公众认为我国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22%的公众对我国环境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
  66.9%的公众认为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比2006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只有2.7%的人认为不太严重和不严重,比2006年大幅下降5.3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公众对当前的环境满意程度急剧下降。
  只有22%的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高达45.7%的人认为我国总体环境质量一般。与此同时,有32.3%的被访者对总体环境质量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公众对我国总体环境质量的评价依然不高。
  衣食住难放心水与气难满意
  60.7%和19.7%
  60.7%的公众最不放心食品安全,不放心装修安全的上升了19.7%
  和2006年相比,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广大公众最不放心的环境事件之一。本次调查发现,有60.7%的公众将“食品安全”列为“日常卫生安全最不放心”的选项。
  民以食为天。由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土壤、水源的不洁和大量
  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使得老百姓对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忧心忡忡。如何让公众享有一个安全健康的“餐桌”,已经成为广大公众乃至各级政府最操心的事情之一。
  俗话说:安居乐业。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少公众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的住房,却由于装修污染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一些居民的身心健康由此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在本次调查中,有39.7%的公众表示对“装修涂料安全”最不放心。与2006年调查相比,大幅上升了19.7%。
  针对服装材料安全,有41.8%的公众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服装作为人的“第二肌肤”,服装材料的污染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事实证明,有毒物质已经随着服装走进了我们的家门。
  32.3%和71.9%
  32.3%的公众不满意本地区的水环境,71.9%的公众赞成车辆单双号限行
  水是生命之源,但中国目前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今的“生命源泉”正在变成许多人的“生命之痛”。调查表明,有32.3%的公众对本地区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7%的公众对居住小区(村)的水环境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20%的公众对工作场所的饮用水卫生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
  对于本地区的空气质量,25.8%的公众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19%的公众对居住小区(村)的空气质量“不满意”和“不太满意”;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一些城市实行了汽车单双号隔日行驶的做法,71.9%的公众对此表示支持。
  不知“12369”
  49.7%和86.1%
  49.7%的公众认为自己在环保中不重要,86.1%的公众不知道“12369”举报电话
  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公众只有13.7%,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只有区区2.8%。与此同时,有近一半(49.7%)的公众认为自己在环保中“不太重要”和“不重要”。调查发现,仅有26.2%的公众能说出“世界环境日”的准确日期,86.1%的公众不知道全国统一的环境热线电话的号码“12369”。
  政府重视受肯定环保部门腰要硬
  64.4%
  64.4%的公众认为政府重视环保
  由于近年来政府环保工作的不断加强,公众对政府重视环境保护的程度,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态度和对政府环保措施的态度都有了较高的认知与认同度。
  64.4%的公众认为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比2006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16.2%的人认为政府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48.2%的人认为“比较重视”,仅有4.1%的被访者认为“不重视”。
  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公众的高度认同。
  45.9%
  45.9%的公众认为环保部门重要,33.1%的公众认为当前环保部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法制不健全”
  对环保部门在国民经济当中的作用,认为“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公众达到45.9%,另有42.4%的人认为作用“一般”,只有11.7%的公众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
  对于当前环保部门面临的最大问题,33.1%的公众认为是“法制不健全”,29.6%的公众认为是由于“权威不够”,公众认为面临的其他问题还包括“素质不高”(21.2%)、“体制不顺”(18%)、“资金缺乏”(17.2%)、“人员不够”(9.3%)等。
  绿色GDP要推黑企业得关
  73.1%和58.3%
  73.1%的公众认为我国应当推行“绿色GDP”,58.3%的公众认为“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
  高达73.1%的公众认为“应当在中国推行绿色GDP”。绿色GDP是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源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
  “民生指数2007”显示,高达73.1%的公众认为“应当在中国推行绿色GDP”。因种种原因,绿色GDP核算难以推广,但相信公众的强烈呼吁将会成为推行绿色GDP的一种动力。
  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44%的公众把责任归咎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更有58.3%的公众认为“企业只注重自身发展”,许多企业在环保方面缺乏社会责任。
  八成和36.9%
  逾八成的公众赞成“绿色信贷”,36.9%的公众认为应关闭污染严重企业
  2007年11月,有12家污染严重的企业被各银行拒绝贷款。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列入银行“黑名单”并限制贷款,是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对这种“绿色信贷”政策的做法,有44.5%的公众投了赞成票,还有36.6%的公众表示“有保留地赞成”,两者加起来比例超过了80%。此外,还有11.7%的人表示“无所谓”,而表示“不太赞成”甚至“完全反对”的公众仅有7.2%。
  27.7%的公众对企业的环保行为感到“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其中对企业污染排放表示不满意的有18.3%,对企业节约资源不满意的有18.3%,对企业参与环保公益事业感到不满意的有20.4%,18.2%的公众则对企业忽视周围居民环保的态度表示了不满。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36.9%的公众认为应该“立即关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