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6 环境准入发挥更大作用 任务 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把好环境准入这道关口。落实好主体功能区的环保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区域限批”效能,从源头防范环境问题。 展望环境影响评价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闸”。 一是国家严控新开工项目。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环保部门将以此为契机,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环境准入标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分级审批的规定对各类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审批,严控“两高一资”行业过快增长。 二是限批走向制度化。一些地方正抓紧研究确定“区域限批”的相关依据、判定方法、时空范围、执行程序和解除标准,限批将成为加强监管的“常规武器”。同时,立法部门正在修订有关法律,限批有望成为一项法律制度。 三是依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安排经济布局。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实行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原则,尽快研究提出环境准入配套政策,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规划环评试点扩大,战略环评参与宏观经济决策程度提高。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积极推动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更多的行政区域、重点行业和专项规划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一些全局性、综合性的发展战略有望尝试环境影响评价,这有利于从决策源头对发展布局、结构、规模等进行优化调整。 期待7 环境经济政策落实到位 任务 适当提高排污费、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标准,研究设立环境税。开展排污权交易,并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利用市场机制激励企业污染减排。制定高污染产品目录,为出台出口退税政策提供依据。深化绿色信贷,积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 展望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密切协作,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建设将迈出更大步伐。 一是面对物价上涨、CPI屡创新高的压力,国家今年仍然决定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将更大力度地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二是绿色信贷政策正在从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从局部地区向全国逐步推广开来。继央行发布绿色信贷指导意见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先后提出,对企业信贷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环保总局近日又联合国际金融公司制定绿色信贷指南,绿色信贷体系日趋成熟。 三是排污权交易取得积极进展。国家要在太湖流域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试点内容包括开展化学需氧量排污权初始有偿出让,建立化学需氧量排污权一级市场等内容。湖北、嘉兴等省市排污权交易平台也已基本建成,排污权交易在全国开展将成为一种趋势。 四是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将有突破。根据国家确定的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4个领域,地方政府根据实际纷纷出台相关文件。 五是国家更积极地运用财税激励这一手段,促进节能减排。 期待8 农村环保更全面更深入 任务 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努力改变农村环境保护严重滞后的局面。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防止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展望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统筹城乡环保工作,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引导帮助广大农村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各地将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逐步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二是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各地各有关部门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控重污染企业和落后产能向农村和落后地区转移。积极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关地区将科学划定禁养、限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行秸秆还田,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 四是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各地将进一步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测试,做好数据分析、成果集成工作。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制度,开展土壤污染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 期待9 三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任务 调集各方力量,力争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展望 三大工程顺利推进,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一是今年污染源普查的冲刺之年,2~4月份要完成污染源普查的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开发应用普查成果,为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支持。将以这次普查为契机,深化环境统计调查体系改革,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制度。 二是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务必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将拿出有分量的战略研究综合报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战略,明确国家环境保护宏观战略目标、方针、任务和措施;要边研究,边筹划,争取以中央的名义发布加强环境保护的文件,指导“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三是全面启动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今年将根据水专项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攻关技术方案,围绕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河流水污染控制、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安全保障、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水环境管理与政策等重点任务,全力组织实施好有关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期待10 五大建设进一步加强 任务 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必须深入开展“五大建设”,明确新目标,突出新重点,落实新要求,努力提高推进历史性转变的本领和水平。 展望 推进历史性转变能力全面提高,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环保队伍。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广大干部要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新时期环保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今年要大力转变会风,着重开好3种类型的会议,一是对有开拓创新的召开经验交流会,二是对存在困难的召开现场办公会,三是对有问题的召开专题研讨会。 三是加强组织建设。今年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环保体制机制;加强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完善环保系统组织体系,探索乡镇环境管理模式。 四是加强业务建设。今年业务建设的重点是搞好培训。总局将拿出3000万元专门用于业务培训,重点抓好环境监测、监察、统计人员培训,对地市级所有监测监察人员轮训一遍。 五是加强制度建设。今年将通过“立、改、废”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要强化行政监督,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将责、权、利有机统一起来,落实问责制。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