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厦门生态治理模式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 |
作者:卢志勇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5 8:54:2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新华网厦门3月14日电(记者卢志勇)位于厦门岛西部的筼筜湖是上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形成的内湖,由于当时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筼筜湖周边37平方公里内的数十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和300多家工厂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内,湖水臭气熏天。 厦门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历经近20年的综合整治,使得筼筜湖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管理示范区的示范工程。 厦门市市长刘赐贵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厦门的生态治理模式正从“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厦门已经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期目标,即到2010年力争GDP达到2000亿元以上的同时,实现单位GDP能耗小于0.6吨标准煤、单位GDP水耗小于25立方米、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95%,资源综合利用率大于75%,届时,这些指标将达到国内甚至国际上的领先水平。 近年来,厦门坚持生态型、景观型城市林业发展战略,通过在城区建设具有一定面积的片林,在城郊发展森林公园,在城边建设环城绿化带,构筑城区、城边、城郊协调配置的绿化生态圈,努力建成分布合理、植物多样、空气清新、景观优美、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如今厦门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6%,人均公共绿地13.53平方米,公园总数达40多个,基本实现城区“步行500米有绿地,步行15分钟到公园”的目标。全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2.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4.3%,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厦门大力开展创建生态示范区工作,形成了东孚生态示范镇、灌口生态示范镇和同安区生态农业综合建设示范区。同安区生态农业综合建设示范区被农业部等八部委列为全国50个生态建设示范区之一。 刘赐贵说,厦门市在整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过程中,既注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重视通过立法、经济等多种手段促使企业履行生态责任;在强化生态教育、培育生态文化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环境保护和绿化美化活动。截至目前,厦门市已经出台了20多个地方性法规或法规性文件,为厦门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