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结合国情创新绿色信贷发展路径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证券之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8 9:31:5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认为,在我国的金融业对环保的配合中,一方面仍然以绿色信贷为主体,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发展步伐还较慢,另一方面绿色信贷担当了更复杂的产业政策职能,既需要控制对“两高”行业的贷款,从而减少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还要通过增加贷款以及金融优惠政策,支持环境友好企业的发展。我国发展绿色信贷直接照搬国外现有模式,最为重要的是,尽快完善处于缺失状态的制度基础,并且结合国情创新绿色信贷发展路径。 首先,必须尽快推进企业绿色标准的法定化。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制度约束的刚性和可操作性,使得商业银行支持或约束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能够建立在更严格的法律基础上。另一方面,尽快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指导原则。现在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绿色信贷规范是2006年7月重新修订的《赤道原则》,这也将是我国银行业绿色信贷标准的蓝本。 其次,不断优化企业环保信息的披露机制。商业银行能否做好绿色信贷,最重要的依据就是能充分反映企业环保信息的数据库。国外有些做法是让贷款客户按银行提出的要求编制环境与社会审查报告,其中还要自己提出如何规避环境影响的方法,由银行审查报告,保证材料的真实性。 再者,绿色信贷发展要由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共同承担,并且加强其他金融手段的配合。一方面,纯粹依靠商业银行来促进绿色信贷,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另一方面,在“金融脱媒”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纯粹依靠信贷也难以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对此就要考虑促进其他工具的环保作用,如政府和民间成立的各种循环经济专项基金,以及各类环保保险产品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