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普及环保意识 什刹海建起“绿色生活馆”
作者:叶晓彦 杨颖 魏…  文章来源:千龙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8 1:44:3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蚯蚓“解决”剩菜叶、棉布做文件袋、花盆里种上小黄瓜……近日,什刹海街道新建的“绿色生活馆”成了居民的新“据点”。制作环保生活作品、听环保讲座、交流环保小创意,在这里,居民们时刻与绿色和环保结缘。

  绿色生活馆位于什刹海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内,20余平方米的两间小屋里处处透着“环保味儿”:废电池回收箱装着居民捐来的废电池,几天时间已经大半箱了;窗台上摆放着盆栽的日本菠菜、荷兰小黄瓜、四季香菜,既可观赏,又能食用;随手拿起一包东西,散发着清香,仔细一看是把柚子皮装在丝袜里做成的环保香袋;小屋一角,不知是谁把萝卜头泡在了水里,一朵萝卜花成了小屋里一道别致的风景……像这样匠心独具的环保创意在生活馆里随处可见。

  每周一至周五,是绿色生活馆的“营业”时间,每天都有不少街坊前来“取经”。昨天,家住松树街的吴大妈抱着花花绿绿的布头儿来到绿色生活馆,找志愿者小王商量“改装”方案,“有缝纫师傅这么一点拨,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耐看!”吴大妈摆弄着用裙子改成的布袋,爱不释手。老伴儿张大爷爱养花,正好生活馆在教居民如何种植盆栽蔬菜,拿着免费送的香菜种子和种植说明,张大爷已经开始盘算什么时候“收获”了。

  这几天,绿色生活馆的志愿者们正忙着开展“蚯蚓堆肥”项目,来自日本的池田武先生引进先进的环保经验,家里择菜剩下的烂菜叶就让小蚯蚓“解决”掉,而且蚯蚓还能产生有机肥,用在花草养殖上,一举两得。志愿者小王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过几天要带居民们做点新东西,志愿者层出不穷的创意让居民常来常新。

  绿色生活馆的负责人吴敏告诉记者,生活馆的创建,是去年什刹海街道办事处和几家民间公益组织开展的“人本·人文·人和绿色什刹海”论坛的“成果”。绿色生活馆开展的活动都是居民投票选出的适合在什刹海开展的,涉及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及公民素质等多个方面。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绿色生活馆的负责人吴敏始终带着一条用废旧包装纸做成的项链,精巧别致。“把色彩鲜艳的包装纸穿个别针就成了一条环保项链。”谈到绿色生活馆未来的发展,吴敏说:“希望什刹海当地的居民最终能自己管理起生活馆,把项目开发、组织协调、日常工作的开展全部管起来,让大伙儿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环保,让什刹海从里向外美起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