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探访甘肃“尘中村”:百家污染窑 10年关不掉 | ||
作者:连振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 9:04:4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10余公里长的一条沟,100多家石灰窑;公路上能见度不足百米,炉窑口浓烟直排天空;没有任何保护设施的烧窑工,烟雾弥漫中生活的村民们。在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峡门乡,100多家小石灰窑排出的滚滚黄烟将周围20余公里笼罩在烟尘中,严重影响了周边近万群众的生活。这些已经存在了10余年之久的小石灰窑已经成为当地严重的污染源。
一个小窑就是一个大烟囱 直径3米的烟囱100多个 出平凉市沿312国道东行到十里铺村,向南就进入了平凉至华亭公路(简称平华路),也就进入了峡门乡所在的峡门沟,100多家小石灰窑就分布在山沟两侧。 3月16日上午,记者路过这里,刚进入沟口,就看到覆盖在沟上空厚厚的黄烟层,闻到呛人的二氧化硫味。顺着平华路南行,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峡门沟东侧有80多个小石灰窑,西侧有20多个。这些小窑沿山坡一字排开,就像陕北的窑洞,在公路上就能看到熊熊的炉火。由于没有任何环保除尘设施,每个窑口都冒着滚滚浓烟,峡门沟就出现了东西两排烟囱林。记者看到,有不少小石灰窑还建在沟东西两侧的小山沟里,整个窑群就排列成“非”字状,出现了大沟小沟、沟沟冒烟的“盛况”,100多个烟囱同时冒烟,整条沟充斥着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硫气味。
记者了解到,峡门沟的100多个小石灰窑主要集中分布在白坡、唐庄和贤太三个村子。白坡村一位姓拜的村民告诉记者,峡门沟的小石灰窑早在1997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由于当地出产石灰石,不少村民看到有利可图,开始建设投资少、见效快的小石灰窑,导致石灰窑遍地开花。当时是建在平华路边的山崖上,依崖而建,紧贴公路,窑口就在路边。唐庄村一位姓冯的窑主介绍,小石灰窑深10余米,全部用砖头垒起,窑口直径有3米多,投资6、7万元就能建成。石灰烧制工艺简单,仅仅需要一口窑,再用煤炭将运来的石灰石烧制即可,是当地村民简单易行的致富途径。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石灰的需求量大增,价格也一路上涨,市场收入很可观。记者了解到,目前一吨石灰的价格为140元左右。姓冯的窑主说,随着施工季节的开始,价格还会上涨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