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攀钢集团:大手笔打造环保软实力 |
作者:张琦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0 9:29:5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五山合围,三江交汇”。3月28日,当记者来到美丽的攀西大峡谷时,眼前是湛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街头的爱美女子已经撑起阳伞,穿起裙装。随意与街头的市民攀谈得知,“黄龙滚滚”的天空早已经是攀枝花的过去时了。
从当年仅有7户人家,到如今拥有上百万人口,攀枝花市的发展与攀钢密不可分。作为西部最大的“三线”钢铁企业,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中国品种规格最齐全的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和世界第二大产钒企业。 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40年前,攀钢从一片被外人称为呆矿、死矿的低品位矿上建起了一座令世人震惊的“宝库”;如今,同样是依靠创新和科技,攀钢人又使曾被评为“2005年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攀枝花市变成了中国西南一座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的美丽钢城。 大投入:偿还历史环保欠账 “守着金沙江,还谈什么节水,守着四川,还谈什么节气,守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还谈什么综合利用……”作为三线时期的老厂,从前的攀钢人根本没想到去关注节能减排。 攀钢集团总经理余自甦告诉记者:“那个年代为了战备,企业是‘先生产再生活’,攀钢积攒了不少环保历史欠账。近年来,在全国行业平均规模翻了两番的情况下,攀钢的规模每年仅增长了20%%—30%%。在发展企业规模与解决环保问题上,我们优先选择的是偿还环保欠账!” 近年来,攀钢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同时大力开发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十五”以来,攀钢共投入节能改造资金达7亿元以上,有计划地组织了一批效益突出的节能项目,实现万元产值能耗降至1610千克标准煤,同比下降180千克标准煤。同时不断加大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杜绝新污染源产生。仅用于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投入就达16.72亿元,其间共完成大气污染整治项目100余项。2005年—2007年3年时间,攀钢共投入老污染治理资金17.07亿元,先后完成包括省、市政府限期治理项目在内的污染治理项目60余项。 大手笔:废弃资源变为宝 从攀枝花蜿蜒的公路俯视金沙江,水流清澈缓行,但一侧的山体上却拦起了大坝,令人心生几分好奇。攀钢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攀钢的大型露天尾矿坝。攀钢每年矿石采选后产生的尾矿达500万吨左右,2000年前,这些尾矿都是直接排入金沙江,如今,经过技术改进,每年可从尾矿中选出钛精矿30万吨,其余部分则存放在这里等待下一步开发利用。 在攀钢冷轧厂,厂长朱大俊告诉记者,目前冷轧厂的废水经过处理回收后,大部分都用来浇灌厂区的绿化花木,没有一滴流入金沙江;攀钢钛白粉厂,也先后进行了渣场改造、合格废水转供选矿厂改造等,“废水养鱼、渣厂种花”的景象不再遥远……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6年前重组诞生的攀钢成都钢铁公司(简称“攀成钢”)总经理黄爱平介绍,攀成钢将搬迁改造同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先后投入环保技改资金近4亿元进行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目前,已经基本达到了“四大闭路”循环———工业废水闭路、工业固体废弃物闭路、煤气再利用闭路和余热蒸汽闭路循环的目标。 2007年,攀成钢实际利用高炉煤气量达到30.3亿方,相当于取代天然气近2亿立方米,回收利用余热蒸汽4.11万吨,年节约电费60万元,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此外,公司还先后建成了先进的340连轧管机组、159机组和508机组,淘汰了原来落后的、高消耗的216、318等钢管生产机组,减少了加热道次,将原来的三火成材改进为一火成材,仅少部分特殊品种需二火成材,不仅使钢管生产的工序能耗下降了30%%以上,成材率也提升了10%%以上。 “为了让更多的资源循环利用起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攀成钢还将进行跨企业的尝试。”攀成钢副总经理李文谱告诉记者,目前攀成钢正在与邻近的四川化工集团协商高炉煤气的二次利用,计划将攀成钢排出的部分高炉煤气通过管道运送到四川化工作为生产原料,同时将其废氨水脱硫后供攀成钢使用,预计今年上半年就能完成。 大魄力:硬指标打造软实力 到过攀枝花的人,大概都听说过“弄弄坪”。这就是攀钢主厂区的所在地———一块当年被人们戏称“弄弄就平了”的土地,仅有2.5平方公里。从建厂以来,攀钢人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精巧布局,使之利用度达到了最大,人称“象牙微雕”工程。要在这样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技术改造,增添环保设备,难度可想而知。 攀钢人则不这么认为。“从前的环境是爹妈给的,我们也就认了。但环保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带来的是硬要求!”攀钢董事长樊政炜说。他介绍,攀钢实行节能减排项目、责任到人,把节能减排的任务分解到人,并作为评价干部的硬指标之一。余自甦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责任机制,完不成任务的就要受处罚,包括我和主抓科技的一位副总在内!”据了解,2005年,由于未完成相关节能减排任务,攀钢已经撤职了两位集团助理,处理了20多名处级干部以及若干名车间主任。 在诸多减排技术中,脱硫技术公认是最难的。而攀钢正与成都华西化工研究所共同研究脱硫技术,目前双方已经各自投入了500万元。尽管技术研发充满风险,但樊政炜的话却斩钉截铁:“这样的投资尽管有风险,我们也要做!” 作为全国最大的钒钛磁铁矿,攀枝花拥有占全国20%%的铁、64%%的钒、93%%的钛、98%%的钪,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同样是摆在攀钢人面前的一个重大发展命题。 余自甦介绍,如今,攀钢人已经树立了“四个转变”的长远目标:从钢铁为主到钒钛综合利用;从依靠投资到结构调整、产业重组;从靠增加物质消耗到加强管理与创新;从利用攀西资源为主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到未来的打算,攀钢副总经理周一平兴奋地向记者描述了攀钢的“十一五”远景规划图:到2010年,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0.73tce/t,吨钢COD排放量下降到0.0758kg/t,吨钢耗新水下降到6t/t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7%%以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