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俄国科学家发现欧洲低空臭氧浓度超标有规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9/14 15:57: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新华网莫斯科9月13日电当位于南极洲的专家密切关注该地区上空臭氧空洞时,俄罗斯研究人员正分析近年来数次出现的欧洲低空大气臭氧浓度超标现象,并发现该现象存在规律性。 臭氧是由3个氧原子合成的气体。高空臭氧能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辐射,但低空臭氧却是一种污染气体,主要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产生。如果老人、儿童及一些易过敏人群长时间暴露在臭氧浓度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里,就容易出现皮肤刺痒、眼睛痛、呼吸不畅和咳嗽等症状。 据俄罗斯媒体13日报道,俄中央高空气象观测台记录和分析了近年来欧洲地区数次出现的低空臭氧浓度超标现象,发现这一异常现象大致出现在盛夏距地表约2.5公里的大气层中,而在距地面3至5公里高的大气层内臭氧浓度正常。在平原地区,低空臭氧浓度超标的峰值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夜间低空臭氧浓度又逐渐恢复正常。而在高山地区,低空臭氧浓度超标在一段时间内会昼夜出现,并且在午后2时左右达到最低值。这种异常现象最长可持续10天。 目前研究人员尚未完全弄清楚上述异常现象的发生机制,但研究结果显示,低空臭氧浓度超标与太阳、天气和空气污染程度有关。 据统计,上述臭氧浓度异常通常在德国等中欧国家和挪威、瑞典南部低空出现,并且自西向东蔓延。2000年6月18日至23日发生的欧洲低空臭氧浓度异常最为严重,波及了除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以外的所有欧洲国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