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展循环经济力甩“黑帽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长江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9 10:24:4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黑金”遍地的山西,被誉为“煤的王国”。然而,在煤炭资源带来大量财富的同时,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之路也给山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作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面对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山西开始着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10月,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矿总公司、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通过两年多的尝试,山西已初步摸索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些基本模式,在煤炭、焦化、钢铁等重要领域尝到了甜头。 将煤炭“榨干吃净” “煤—电—材、煤—焦—化”便是山西煤炭循环经济的两条核心产业链。山西煤热量高是它的优势所在,经过洗煤后,精煤一部分直接通过铁路运输发往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大型冶金企业,这是传统的煤外运部分。而之后生产出来的中煤和煤矸石等副产品,传统的直接排放便成了大量的“垃圾山”。于是,山西焦煤集团在坑口建设电厂,将中煤和煤矸石等副产品用来发电,一期工程就累计发电13亿多千瓦时。而中煤、煤矸石经过燃烧发电后的粉煤灰以及没有消化完的煤矸石等固体排放物,则被输送到建材厂,用来生产水泥、粉煤灰和煤矸石砖等建筑材料。 “吃干榨净”所有可利用成分,将曾经的“垃圾”变成了宝,不仅高效地利用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可以还山西一片绿水青山。 工业废水也能清甜可口 据了解,山西煤炭开采,每年产生的矿井废水为4亿吨,如将其循环利用,可供8000万千瓦发电机组使用。古交电厂投资近2亿元在全国第一家使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直接空冷技术,比常规湿冷机组节水70%以上,与中水复用相结合,每年可为企业节约4000多万元的水费,可至少节约1300万吨净水资源。 在古交污水处理厂,经净化后的城市污水和矿井水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古交电厂。进入一座日处理20000吨城市污水和矿井水深度处理厂,使古交电厂辅机冷却循环水全部采用了经过深度处理的中水,日消耗中水4500吨。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综合年产钢能力达到500吨。上世纪90年代,太钢是全市的用水大户,使用后的废水全部直接外排,是一个令人头疼的排污大户。如今,太钢每天需用近20多万吨的新水,但每天三分之二的用水量完全可以靠自己循环自给。且太钢每处理1吨水用不到0.50元,与市场上的水价比较,废水回用每天也可为太钢节约数十万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