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8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青海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3 10:35: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青海新闻网讯 4月28日,省政府在北京举行“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2008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音乐会”新闻发布会。 吉狄马加副省长向与会的首都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作了新闻发布。他介绍了青海的省情和举办这届主题音乐会的宗旨,他说:“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水质的不断下降,已经并且仍然在加剧生存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荒漠化和干旱,就是水资源危机造成的重大环境挑战之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此我省决定于2008年6月17日——即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青海省贵德县蓝色的黄河岸边举办“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2008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音乐会”。音乐会以讴歌生命、敬重自然、促进和谐、交流文化、传播文明为主旨。以鲜明的主题、亲近自然的形式,通过艺术的方式传达中国政府和人民为缔造和谐世界、生态文明、和平幸福的人类生存环境所持有的积极态度与乐观精神,塑造并树立中国推进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象,呼应即将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时也充分体现青海省政府和青海人民响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保护和建设“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决心与信心。传达人类与万物共有一个地球,共有一片土地,共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通过音乐会,让世人更加关注与热爱青海,让青海走向世界。 吉狄马加告诉与会记者,青海既是自然资源大省,也是人文资源的富矿区,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同时更是承担重要生态环保任务的省份。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亲切对话和共同持续发展的理想境界。青海不仅具有生态环保上的极端重要性,也显示了缔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可能性。青海贵德黄河正在凸显它的价值与魅力。同样,2008北京奥运会所倡导的人文、绿色、环保、和谐的理念,也恰恰在黄河上游的文化与自然中深刻地体现出来。在水的滋养下、在黄河的护佑下,这里将奏响一曲发展理念与自然伦理深层对话的时代之音。 吉狄马加诚挚地邀请首都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届时出席“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2008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音乐会”,热烈欢迎记者朋友们来青进行新闻采访、采风创作活动,亲身领略青海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风情,用手中的笔写出青海高原美丽的风光;用键盘敲响青海生态环保事业的钟声;用相机记录青海各族人民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 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阎惠昌、著名环保作家徐钢、著名环保人士廖晓义女士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讲了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