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山西省建成首个“娃娃鱼”繁育保护站
作者:王英  文章来源:太原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9/22 16:14: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20日,位于垣曲县的我省首个大鲵繁育保护站工程竣工,开创了我省自行繁育珍稀鱼种的先河。

  大鲵俗称“娃娃鱼”。垣曲大鲵产于该县马家河一带,为山西著名特产。马家河域位于中条山腹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出产大鲵的两条支流草深石滑,洞多水深,是大鲵栖息的优良场所。在第一支流中部,有一深约10米、面积200平方米的水潭,潭内曾发现过20公斤的大鲵,如此巨大的娃娃鱼在全国也属少见。

  大鲵头大嘴阔,小眼小鼻孔,躯干粗壮而扁,无鳞,有四肢,皮肤光滑,为体外受精。常栖息于山谷清泉及溪流中,以小鱼、虾、蛙为食。因叫声似小孩啼哭,故又称“娃娃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价值极高,为食中珍品。

  娃娃鱼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严禁乱捕滥杀。为了加强对娃娃鱼的保护,垣曲县有关部门已建立娃娃鱼养殖场,养殖大鲵100多条,大者重达10至15公斤。

  大鲵繁育保护站工程项目于2003年9月动工兴建,建设主要项目有科学研究室、保护点、饲养繁育场、引水渠等,共投资50万元。该站建立后,对于我省进行娃娃鱼的繁育、优选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