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失控气候 将导致全球在未来70年进入无冰期
作者:元元  文章来源:搜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 10:26:3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科学家在海崖中寻找远古甲烷渗漏的线索

 

 作为温室气体,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以上。从体积上说,全球冻结的储备甲烷是全球已知石化燃料储备量的2倍。聚集着顶级气候科学家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得出的气候预测通常看起来像是二氧化碳浓度水平曲线在平滑地稳定地上升,这是线性数学模式的表现。然而,肯尼迪和其他地质学家在承认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的同时,他们还表示标准的气候模型没能说明未来几十年内将出现的重大气候变化。
 
    肯尼迪说:“这里没有任何东西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

    在这项研究工作中,肯尼迪他们调查了6.35亿年前冰川快速消失的时期(即所谓的雪球地球时期),查找了当时“触发”全球突然变暖的原因。在他的研究假设中,和水冻结在一起的甲烷――即笼形包合物(clathrate)或天然气水合物在低纬度地区变得不稳定,开始释放甲烷气体。此气体的升温开始导致大量的笼形包合物扰动起来,纷纷从极地冰原下冲出来,充当失控的反馈机制,快速改变全球的气候,从寒带到热带的气候都迅速崩盘。

    肯尼迪之所以选择这一已知的Marinoan冰川消失时期是因为他看到地球温度快速上升的遥远事件如今正在重演,而它们都是由高水平的温室气体所产生的辐射力的增加所导致的。他说:“如果我们将二氧化碳的浓度水平提高到2至3倍,那将会发生什么?”他担心二氧化碳浓度水平的提高会让全球变得很暖和,足以破坏笼形包合物储备物的稳定。从化学结构来看,天然气水合物是这样构成的:由水分子搭成像笼子一样的多面体格架,以甲烷为主的气体分子被包含在笼子格架中。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多面体格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