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科研人员实验让“水中大熊猫”在长江上游“安家”
作者:陈涌 丁成杰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2 17:08:1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6月1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省宜宾市的长江、金沙江、岷江接合部水域,放流了202尾中华鲟、2尾达氏鲟,旨在积极探索保护中华鲟的新途径,实验培育长江上游内陆鲟鱼种群。
 
中华鲟、达氏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在此次放流的中华鲟、达氏鲟中,有成年中华鲟、达氏鲟各2尾,最大的一尾重达42公斤。
 
在放流鲟鱼前,科研人员为它们注射了体内数码标记,今后可随时监控它们的游动状态和生存情况。此次科研放流还将在长江上游宜昌至宜宾一带1000多公里的江段上设立10多个无人值守的监测站,能自动记录鲟鱼的迁移情况。专家们将根据监测情况掌握中华鲟的行动轨迹、生活状况,研究使其能在淡水中定居并繁衍后代的举措,让“水中大熊猫”在长江上游“安家”,培育鲟鱼的长江内陆种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