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广东生态公益林初显成效
作者:陈培栋  文章来源:大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17 10:18: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图:北江沿岸翠竹清流

广东省政府在一九九八年颁发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明确规定由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大大增强了营林者管理和护林的信心。全省于一九九九年核定省级生态公益林为三百四十万公顷。五年来,省级财政共投入补偿和建设资金十八点三亿元。最近据《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监测评估报告》显示,这五年间新增的生态效益就达到六百七十亿元,效益是投入的三十六倍。

森林效益的价值

森林是陆地生态平衡的一大支柱,它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地处粤西沿海的湛江市,由于植被稀少,过去经常受着风沙、干旱、咸潮的侵袭,人民过着「风起飞沙不见天,到处流沙压良田」的悲惨生活。当时的雷州半岛,自一九一一年至一九四九年,三十八年中就有三十七年患旱灾。一九四三年和一九四六年两次大旱,饥荒和瘟疫就死亡十多万人。南三岛在一九二九年至一九四九年二十年间,浮沙向岛内移动两公里,一百二十公顷耕地变成沙荒,滘瘠村被流沙淹没。

解放后,湛江市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六九年,在一千五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营造起一条「千里绿色长城」,有效地抵御风沙灾害。据吴川市林业局观测:吴阳镇四年生木麻黄防护林带,树高十二米,在林带背风面树高二十五至三十倍范围内的风速降低百分之五十左右。一九九四年强台风袭来,塘尾镇东海村,由于没有林带保护,十二间房屋全被吹倒。吴阳镇姚村由于有林带保护,三十二间房屋仅有两间被吹崩。林带的固沙力很强,每公里能滞留流沙六千立方米。吴川市二百公顷被流沙吞没的农田,有一百八十四公顷已复耕,还向海边扩大造林地一百六十六公顷,粮食亩产从造林前的二百七十斤上升至一千多斤。昔日风沙弥漫的南三岛已变成了绿岛。

抵御灾害的屏障

地处山区的德庆县,是广东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三百五十四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六点八。三十多年来,全县人民坚持不懈治山治水,共造林十四万二千九百七十三公顷,使森林覆盖率由百分之十六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一,有效地制止了水土流失,三万五千亩被崩山泥沙掩没的良田,有百分之八十五得到复耕和开发种植水果。其中有一万六千多亩种植了皇妃贡柑,年产二百多万公斤,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实践证明,森林是抵御自然灾害的天然屏障,为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在「十年绿化广东」后的一九九四年,广东省林业部门将森林区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在全国率先实行分类经营。一九九九年将三百四十万公顷森林划为省级生态公益林,约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一点七。由于严禁砍伐,为了补偿经营者的经济损失,省财政以每年每亩二点五元的标准补偿;二○○○年补偿标准提高到四元;二○○二年省政府又将标准从二○○三年到二○○七年,每亩补偿提高到八元,为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林业发展的地位

为了测定森林的生态效益,省林业部门在全省布设了三千六百八十五个样板地进行调查分析,据《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监测评估报告》显示:全省森林每年能同化二氧化碳七亿吨,释放氧气五亿吨,涵养水源调节水量一百三十八亿吨,可供二千五百万人用水。《报告》计算出:全省森林仅同化二氧化碳、涵养水源,净化大气、防治水土流失,生态旅游、储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减轻水灾旱灾等九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效益价值高达五千七百四十亿元。若是仅就同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养调节水源、保土、生态旅游五项指标中,五年内新增生态效益达六百七十亿元。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各地领导的关注,认识到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增强了加快发展林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圳市政府每年投入二千多万元用于改造和建设生态风景林;珠海市政府近几年来投入造林绿化资金就达二亿多元;东莞市政府今年就投入五点六亿资金打造生态绿城;广州市政府从今年起投入五十亿资金用三年时间实施「青山绿地工程」,让南粤大地更加郁郁葱葱,呈现出景色宜人的环境。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