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美探索频道点评:全球最庞大的9项科学计划
作者:伊万  文章来源:网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25 13:25:5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八、“太空梯”

 

“太空梯”想像图

 

“太空梯”想像图

 

    “太空梯”的基本理念包括:一条长度达3.6万公里的缆索,其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货舱”,缆索的一端固定在地面或海面上,而另一端则与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相固定。

    科学家们介绍说,从理论上讲,“太空梯”可相对比较便宜地向轨道运送物资。不过,实际建设起“太空梯”来可能至少需要耗费十年时间。这是因为,科学家们不仅要解决如何将货物运输到轨道上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绳索要有足够的长度和韧性,当然,太空梯自身的重量如何克服也是研究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按照科学家们目前的构想,未来太空梯建设中要使用的最佳绳索材料应该非碳纳米管莫属。

 

    九、“心大星”中微子望远镜

“心大星”望远镜效果图

 

“心大星”望远镜效果图

 

    该望远镜将用于捕捉神秘的中微子。其部署地点位于地中海水下2500米深的地方,距离法国马赛港东南约40公里。

    “心大星”望远镜其实是一部由900个射线传感器组成的立体网络。这些传感器被分别部设在了12条钢缆上,而每条钢缆又被牢牢地固定在了海底。之所以将望远镜设置在2500米深的海底,是因为这里处于全黑状态,可以避免其他光子对灵敏的传感器造成负面影响。

    固定传感器的钢缆分布在一片200×200平方米的区域,每条的长度均为450米。各传感器发出的信号通过一条长40公里的光缆传回位于法国海岸的控制站。所有的传感器都朝向海底,这是因为:中微子是一种极其稳定的粒子,可毫无阻碍地穿过任何物质并且几乎不会与其发生任何相互作用。不过,如果有中微子穿过整个地层,那么它们总会与某些原子发生碰撞并导致飞行速度有所减缓,这样以来就会为科学家们观测其踪迹创造机会。据专家们介绍,在中微子与其他物质原子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会释放出高能的μ-粒子,而这种粒子产生的辐射会被部设在海底的高灵敏传感器所截获。

    通过研究中微子,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许多天文物理现象,例如发生在星系中心区域的伽玛射线爆。

    此外,科学家们计划在北极地区也建造两部类似的望远镜。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