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能源价格高企与开源节流
作者:宋兆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 10:28:2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高能源价格时代。石油、煤炭价格节节攀高,成品油、电煤供应纷纷告急。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强制压低能源价格的政策已难以维系。6月19日,成品油价格和电价宣布上调,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改善油电企业的亏损情况,缓解目前国内油电供应紧张的局面,但从长远来看,在一个高能源价格时代我们更应该深思笃行“开源节流”这四个字,一方面要扩大石油生产,充实石油等能源储备;一方面则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推进节能和效率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际油价的上涨已经持续了6年,增长了4倍,其中原因可谓错综复杂:供需不平衡、地缘政治、恐怖活动以及次贷危机都是推高油价的重要因素。而美元贬值,再加上投机活动的推波助澜,也是幕后的重要推手。

    对于我国来说,管理层之所以一直压低能源价格,是出于对其推高CPI的顾虑,尤其是在国内通货膨胀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下。一般说来,燃油价格上涨10%会使CPI上涨0.3到0.4个百分点。此次提价,一方面说明油电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已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出于5月份CPI有所回落的考虑。但事实上,我们对于通货膨胀的认识不应当仅仅着眼于CPI数字的高低,能源价格低下造成的供应短缺,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通货膨胀,而这种情况可能比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对油电价格适当上调,使亏损的企业有利可图,将有助于理顺扭曲的价格体系,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市场和社会的稳定与有序发展。当然对提价造成的影响,应当积极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落实好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补贴政策,主要是农业、出租车行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农民和城市低保人员。

    目前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随着中国的继续发展,要保证这样一艘巨型航母的前进动力,我们必将会需要更多的能源。根据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预测,到2010年我国原油消费总量将达到3亿-3.2亿吨,2020年石油需求量将达到3.8亿吨。这就使得我们扩大石油生产、充实能源储备的工作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始终粗放,大量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钢铁、氧化铝等企业集中在中国,而能源利用又存在极大浪费的情况,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低能源价格造成的恶果。节能减排如果仅仅停留在道德规劝的层次上,难见成效,只有依赖制度的强制力,通过价格约束机制促进成品油消费节约,才能使企业和个人对此真正重视起来。借此契机,政府亦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向节能减排方向发展,推进节能优先、效率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的改革之路已经走了30年,其核心就是市场化,以油电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市场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油电价格上升必将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多影响,但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本来意义。对于我们而言,节能减排已经不单是一个能源或者环保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关乎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不可等闲视之。(宋兆卿)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