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深圳中学生环保意识调查:九成懂得垃圾分类 |
作者:翁惠娟 雷佳妮 文章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7 10:23:3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记者 翁惠娟 实习生 雷佳妮 “中学生的环保素质,意味着中国未来公民的环保素质”、“社会将不会希望,将来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拔尖人物仍无法准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以这些想法为基点,深圳一名高中女生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支持下,选取了分布在我市各区,包括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和教苑中学在内的七所中学,派发了800份调查问卷。 这个女孩就是马萱怡,现就读于深圳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热爱生物又热心实践的她,在今年2月特地制作了一份关于“深圳中学生环保意识行为”的问卷,展开调查后并在5月份成功回收了711份问卷。 日前,马萱怡在对问卷统计分析后提交了调查报告。报告中,既有令人可喜的一面,如超50%学生会回收旧电池,89%的学生懂得垃圾分类,也有让人不乐观的一面,如仅有22%的中学生会将空调设置在最佳环保温度26度以上,只有14.7%的中学生看到别人乱扔垃圾会阻止。此外,学生们还对深圳如何加强环境保护提出不少看法。根据调查,马萱怡还提出了深圳学校应增设环保课程等建议,发人深思。 关心环保比例高,建议环保知识进课堂 首先,在对环保的关注方面,“经常”和“偶尔关心”环保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两部分的比例之和高达96.7%,而“毫不关心”环保的比例很低,只有3.3%。其中,经常关心环保的比例为39.2%。至于获得环保信息的途径,68.6%的人主要通过“媒体与课外读物”,15.7%的学生通过“学校组织”,而从家庭教育和平时上课得到信息的中学生均不到10%。 显然,在中学生获取环保知识的途径中,媒体和课外读物占了主导地位。然而,学生挑选媒体和课外读物有一定的随意性,如果不通过学校和家庭的专门教育,很难形成系统的环保意识,并促成良好环保行为的养成。在调查中,许多中学生也都认为,环保知识与信息应该深入平时的课堂,这样不仅能更全面获得知识,也能更有效地使之成为常识牢记在心。 值得关注的是,在环保意识的自我评价中,中学生认为自身环保意识“很高”和“还可以”的约为四成,认为“不高”的超过四成,认为“很差”的一成多。马萱怡分析认为,虽然从自评的角度来看,深圳中学生给自己的评分并不乐观,但是随着环保教育的深入,相信拥有“很高”环保意识的学生将越来越多。 懂得回收处理旧电池,空调温度设置偏低 在对环保知识的调查中,问卷结果是喜人的。多数中学生能基本正确回答问卷中的环保知识提问。比如有89%的学生基本能够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大多数学生知道纯天然产品与绿色产品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对于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的问题上,只有一半学生回答准确,依然有不少学生将环境日与植树节、地球日等混淆。 有了良好的环保知识,是否就意味着拥有良好的环保行为呢?在对环保行动的调查中,结果是喜忧参半的。让人高兴的是,超过八成的学生一般都会在电脑关机后同时关闭显示器,经常对家庭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学生也占了六成,超过50%的学生会对电池进行“收集回收处理”;同时,让人忧虑的是,仅有22%的中学生会将空调设置在最佳环保温度26度以上,当看见乱扔垃圾行为时只有14.7%的中学生会上前阻止,对于环保活动只有10.1%的中学生会经常参加。 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相对较高,但个人环保行为却是有的方面做得好,有的方面做得差。在环境保护的“知”与“行”中,如何实现良好的过渡,做到知行合一,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最关心空气污染问题 本次调查还专门收集了中学生对城市环境建设的宝贵意见。对深圳环境建设成果的评估,学生们给予了较高评价。有超过七成的学生选择了“较为理想”和一般,认为“不理想”的不到三成。学生们对深圳环境改善也满怀信心,认为能得到更好改善的占97%。此外,学生们也对心中的环保重点进行了排序,他们的关注重点依次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和绿化植树。 此外,学生们还对一些具体环保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都非常赞同“用罚款等惩罚措施来改善不文明行为”与“仿效香港和新加坡的环保做法”;许多学生强烈建议“把环保教育加入中小学的教程中”,来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控制每个家庭拥有私家车的数量”与“提高获得驾驶证的标准”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强调回收循环的重要性并设立更多专业回收站也同样很受重视;有些学生还希望“能在城市建设,比如建学校的时候,减少对自然山地的破坏”;在特区外就读的学生则表示“希望深圳能更加重视特区外的环保工作”。 在调查报告的最后,马萱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环保教育融入学校教程,或是组织更多的环保教育讲座和活动,通过政府、媒体和大型活动来加大宣传与教育程度,从多方面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那么,深圳的中学生将会有更好的行动与表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