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访从“后进村”到“示范村”的领路人 透视黄坛口乡新农村建设 |
作者:孙雷雷 王小戴 文章来源:浙江林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9 22:19:21 文章录入:zjfctw 责任编辑:ahaoxie |
|
从7月12日到7月18日,再到8月初的回访调查,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经济管理系新农村建设服务团成员们对黄坛口乡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一步的印象与了解。 18日当天下午,服务团成员还特地访问了当地从“后进村”到“示范村”的领路人——茶坪村支部书记吴耀富同志,向他进一步求证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举措和所取得的绩效,从村官的视角切实了解了当地新农村建设。 据吴耀富书记介绍,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挂钩联系部门、友好结对企业的大力支持下,村庄整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已完成赤膊墙整治18.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20盏,路旁绿化2000余株,完成防洪堰坝建设350多米,建设来自水塔1座,硬化、拓宽路道20多公里,建设垃圾焚烧炉一座,新建荒滩口一号桥、大门里大桥各一座,初步实现了“路面硬化、路旁绿化、路灯亮化、村庄洁化、环境美化”的整治目标。 与此同时,近年来,黄坛口乡大力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特色强乡”战略,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制定计划,突出重点,注重特色,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创省级旅游强乡奠定了良好基础。 乡党委、政府积极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兴乡、特色强乡”方略,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着重于群众精神文化体育方面的发展,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将体育事业的发展列入其议事日程。根据本乡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在财政较困难的情况下,投入资金,扩充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使该乡的体育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 应该说,黄坛口乡村庄新农村建设的这些成绩,不仅仅是该乡村干部努力的结果,更是一曲完美的“大合唱”,领导联系、部门帮扶、企业挂钩、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是这些积极因素促使该乡新农村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通讯员 王小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