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八大生态工程守护母亲河 |
作者:王芬兰 文章来源:苏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 10:20:5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本报讯(记者 王芬兰)为营造一个生态太湖、健康太湖,今年,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将开建8大生态工程,其中包括水上森林项目和投资2亿元的太湖湿地保护区。 记者从度假区环保部门获悉,8大生态工程分别是山体林相改造、生态林地建设、湿地公园、水上森林、科普展示区、生态监测站、湿地保护区和污水生化处理示范工程建设。经专家认定,湿地是治理太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此,度假区在完成首期55万平方米太湖湿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年内将继续扩大湿地规模。这也将是8大生态工程中的主要内容。 度假区山体林相改造工程将重点对渔洋山南侧朝向太湖大桥一面的山坡林相进行“改头换面”,并对防火通道两侧进行生态修复。改造主要将用乔木取代灌木,一方面可增强林地的生态效能,另一方面可美化山坡。湖滨生态林是阻断陆源污染向水源污染转移的绿色生态屏障,可大大减轻太湖水污染的压力。在今年以来已投资1000万元完成造林2402亩的基础上,度假区计划再造生态林2300亩。 今年7月份,度假区湖滨湿地公园被省农林局评为省级湿地公园,在此基础上,度假区又委托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对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进行规划和指导,力争用1-2年的时间建成国家湿地公园。按照总体规划,今年年内,度假区将在太湖大桥两侧各建一个水上森林项目,目前已完成设计和施工方案。同时,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计划投资2个亿的湿地保护区也将于年内开建。保护区核心区2000亩,位于渔洋山苏州市取水口与度假区取水口之间4.1公里的太湖湖滨,该区域一面靠山,一面朝水,基本没有居所和人为活动。保护区核心区建成后,可使渔洋山山体次生林木、山坡生态林木、堤岸景观林木以及湖滨湿地带融合成阶梯式生态带。 规划中的太湖科普展示区位于渔洋山昙花庵下,将建立体放映室,重点介绍太湖的成因和太湖水环境变化状况,并设立太湖流域生物展示区、“水八仙”种植示范区等。规划位于公安培训中心下侧的生态监测站,计划投资800万元,将主要利用器材,对植物净化水质、空气质量、动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和科学研究。 环太湖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个难题。度假区将建设的污水生化处理示范工程位于长沙岛,岛上的生活污水将经过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生态湿地,采用潜流法进行再处理,使污染物进一步得到降解。示范工程将打造成“污水地下流,人在地面游”的功能型生态公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