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明年将建立社会单位垃圾收费管理体系 |
作者:赵耕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9 22:33:5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目前北京每天每人要产生一公斤左右垃圾,去年全市一共产生了619万吨生活垃圾。”在昨天市政协举办的情况通报会上,市市政管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加快建立促进社会单位的垃圾减量减费的收费管理体系,按照“谁生产、谁付费、多生产、多付费”的原则,逐步由单一定额或议价收费过渡到计量收费。明年将在城区开展试点,探索社会单位垃圾排放收费模式的经验,并完成朝阳区麦子店社区、海淀区鑫泰大厦两个单位的垃圾收费试点研究工作。 奥运场馆运出6386吨生活垃圾 虽然去年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石景山五区已经实现了垃圾“负增长”,北京的垃圾总量仍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预计今年将产生650万吨。仅奥运期间在场馆内就产生了6386吨生活垃圾,不过因为其中4688吨为可回收垃圾,“场馆垃圾”的资源化率达到了73.41%,圆满完成了申奥承诺。 90%的垃圾被填埋处理 垃圾处理,“资源化”才是最终目的。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垃圾处理设施23座,其中13座为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处理方式的比例分别为90%、8%和2%。“由于垃圾处理方式单一,厨余、餐厨等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能力还严重不足。”市市政管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将通过新建、改造垃圾处理设施等方式,减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垃圾处理方式将由填埋为主转向综合处理为主,争取到2012年实现45%的垃圾资源化率。 一年收来“废品”58亿元 中国社科院去年的一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7.2%的居民会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变卖给废品收购站或流动收购者——这已经成了垃圾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的最佳渠道。市商务局负责人也在昨天的会议上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已有4802个,再生资源的回收量一年达到374.72万吨,交易额58亿元,“特别是崇文、海淀、朝阳三个试点区,我们‘收编’的近千名社会回收人员一年回收了72万吨垃圾,同比增长了1.3倍。”(记者赵耕)“目前北京每天每人要产生一公斤左右垃圾,去年全市一共产生了619万吨生活垃圾。”在昨天市政协举办的情况通报会上,市市政管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加快建立促进社会单位的垃圾减量减费的收费管理体系,按照“谁生产、谁付费、多生产、多付费”的原则,逐步由单一定额或议价收费过渡到计量收费。明年将在城区开展试点,探索社会单位垃圾排放收费模式的经验,并完成朝阳区麦子店社区、海淀区鑫泰大厦两个单位的垃圾收费试点研究工作。 奥运场馆运出6386吨生活垃圾 虽然去年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石景山五区已经实现了垃圾“负增长”,北京的垃圾总量仍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预计今年将产生650万吨。仅奥运期间在场馆内就产生了6386吨生活垃圾,不过因为其中4688吨为可回收垃圾,“场馆垃圾”的资源化率达到了73.41%,圆满完成了申奥承诺。 90%的垃圾被填埋处理 垃圾处理,“资源化”才是最终目的。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垃圾处理设施23座,其中13座为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处理方式的比例分别为90%、8%和2%。“由于垃圾处理方式单一,厨余、餐厨等有机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能力还严重不足。”市市政管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将通过新建、改造垃圾处理设施等方式,减少原生垃圾填埋量,垃圾处理方式将由填埋为主转向综合处理为主,争取到2012年实现45%的垃圾资源化率。 一年收来“废品”58亿元 中国社科院去年的一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7.2%的居民会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变卖给废品收购站或流动收购者——这已经成了垃圾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的最佳渠道。市商务局负责人也在昨天的会议上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市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已有4802个,再生资源的回收量一年达到374.72万吨,交易额58亿元,“特别是崇文、海淀、朝阳三个试点区,我们‘收编’的近千名社会回收人员一年回收了72万吨垃圾,同比增长了1.3倍。”(记者赵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