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昆明 每月都设无车日市民褒贬不一
作者:蒋朝晖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25 9:48:3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自2007年9月22日开始,昆明市把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定为“无车日”,昆明市成为全国唯一每个月都有“无车日”的城市。昆明的“无车日”从一开始,就受到不少人的欢迎,也引发了各种争议和质疑。
  人性化管理被认同
  去年9月22日,昆明首个“无车日”活动取得了既改善区域空气、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又增强了市民绿色出行理念的良好效果。当月30日,昆明市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专题会议上确定,从当年10月起,将每月第四周的周六设为“无车日”。会议明确要求,市、区各级领导和广大机关干部积极响应“无车日”活动,率先垂范,带头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和步行上下班。
  为配合2008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昆明市将原定于9月27日的第11个“无车日”改到9月22日,并将首个设在星期一的“无车日”活动范围限在一环路以内的区域道路,不再实行车牌单双号的办法。
  为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每逢“无车日”,昆明公交公司都要增设营运线路和车辆,增加发车频次,组织好运营路线与力量,并实时监控各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及时进行调度,方便乘客出行。
  今年9月22日,城市出租车当天不实行轮休制度,全部投入营运。活动期间,只允许行人、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执行任务军警车、运款车、工程抢修车、环卫车、绿化车、邮政车、城建监察车、环境监测车、新闻采访车在活动区域内道路行驶,其他社会车辆(含摩托车)禁止在规定的区域道路上行驶。
  对“无车日”活动以人为本、进行更多的人性化管理,昆明市的举措受到众多市民的认同。
  公众褒贬不一
  每月仅一天的“无车日”,给有车族带来的影响不算大,但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却是轻松出行和舒适环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市民绿色出行的理念。
  多数市民认识到,“无车日”旨在倡导人们的绿色出行观念,多步行、骑车和乘坐公交车,尽量少开车,既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噪声污染、减低油耗节省资源,还有助于身体健康。
  随着“无车日”的逐月推行,越来越多的公众已慢慢习惯,对“无车日”的行程都会提早安排。
  每逢“无车日”当天,昆明禁行城区大为解堵。因交通流量明显减少,油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大降低,与汽车尾气排放较为密切的几个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空气质量明显上升,交通事故也比平常减少10起以上,城市环境改善显著。
  今年8月30日“无车日”活动当天,昆明禁行城区碳氧化合物下降幅度达42.3%;二氧化氮下降36.5%;一氧化碳下降40.1%;可吸入颗粒物下降38.4%;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下降了3.4分贝。
  体验和享受到了交通畅通的诸多好处和便利后,市民的绿色出行观念逐渐增强,对活动的知晓度、认同度及参与度都大幅提高。
  但也有部分公众对“无车日”仍存疑虑,认为虽然“无车日”当天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效果明显,但一年下来,这12天相对于全年而言显得微不足道。还有公众把“无车日”片面地理解为“解堵日”。
  少数反对者则抱怨:活动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车族的开车出行权,有市民还提出退还当年12天养路费、车船使用税和保险费的要求。
  前提条件需满足
  推行“无车日”,倡导绿色出行新理念,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更要积极为“无车日”创造必要的条件。
  昆明市市长张祖林在与网民进行交流时说:让习惯开车的人去走路或乘公交车,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实行“无车日”,并不是为了限制私车的使用,而是倡导一种新理念。事实证明,把“无车日”放在星期六并且一个月一次,对大家生活、工作没有太大影响。
  对于一些市民的抱怨,张祖林认为,这不是老百姓不愿意参与,有车一族不愿意参与,而是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太不完善、城市的社会资源布局不尽合理造成的。
  绿色环保出行值得大力倡导,但推行“无车日”必须满足必要的前提,因为坐公交车得有合理的公交网络和足够的保障车辆,骑自行车也要有畅行的条件,步行也需要宽松的环境。而当前许多城市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越来越窄、公交车覆盖盲区多且保障车辆不足的现状,显然难以让广大公众满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公众素质的日益提高,享受绿色出行的愿望必将越来越强烈,但若不尽快解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配套问题,要达到设立“无车日”的初衷则很难。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